五月初的武汉,街头开始喧嚣、堂食逐渐开放、社区里又有了孩童学步、写字楼里再度响起匆忙的脚步声。“又堵车了!”——不同于从前的抱怨,这次是慢慢的欣喜!这才是我们熟悉的武汉啊!
而回想起年初的武汉空城停摆的场景,恍若隔世、又那么刻骨铭心;在那些共同战疫的日子里,我们看那些变化的数字,也看那些数字背后的故事;我们懂得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奈,更懂得了热泪盈眶和热血沸腾;我们盼着摘下口罩的那一天,更盼着为守护我们而选择逆行的人们能平安归来。
年4月26日,武汉“清零”!
值此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之际,东原物业携手得意生活发起《吾向你致敬》专题策划:寻找平凡岗位上却光芒万丈的TA,向每一位劳动者致敬!在危急关头,有执铁甲战沙场的英雄,也有幕后守护英雄们的人。疫情期间,镁光灯没有聚焦的角落里,就有这样一些“无名氏”,争分夺秒地编织出一张独特的“安全之网”,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去疗愈这个城市。
武汉东原·启城小区的业主张保*,是一名有着十年工作经验的医疗器械工程师。这次疫情期间,医院的DR设备“看诊”,他辗转多个城市,以帮助医护人员们更好地观测病患肺部变化等体征。
得意生活:能否具体介绍一下您的工作内容呢?
张保*:我们的医院的医疗设备进行安装、保养、检修服务,这些医疗设备能有效辅助医生诊断病情、分析病症。这些叫做医用DR设备,就是数字化X射线机,例如诊疗时拍摄的胸片等就是来自这些设备,疫情期间,可以帮助医生清晰观测到患者的肺部变化。
得意生活:这次疫情您和家人都在武汉吗?
张保*:疫情期间,我的妻子和儿子都在外地,我一个人在武汉。
得意生活:这段时间感觉和以前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张保*:我的工作节奏一直很快,已经习惯了“永远在路上”的状态了。不过疫情期间,工作量相比平常还是翻了好几倍。主要还是这次疫情太严重,医疗设备损耗太大。
2月10日,我正在老家十堰抢修设备,突医院急需安装机器的需求,虽然知道武汉当时是风险最大的地方,但是没有犹豫就主动联系了当地防控指挥部门,直奔武汉。
得意生活:大概有算过吗,医院检修设备?
张保*:这期间,医院光谷分院、医院西院区、医院、医院医院。考虑到当时许多乡镇因为设备老旧需要大面积换新及维修,所以也去了很多比较远郊的地区,基本覆盖了大部分湖北区域吧。疫情基本得到很好控制了,但是设备维修的工作仍在继续。
得意生活:当时面临最大的困难和挑战是什么?如何克服的呢?
张保*:最艰难的时候白天经常抽不开身,晚上加班到医院。没地方住宿就在车里应付一晚上,那段时间,能吃上泡面已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了。二月份武汉天气寒冷,因为维修设备我的双手经常暴露在外,导致冻伤裂开,一边工作一边渗血,但是心里想的是现实情况比较复杂,希望尽快把分到手的事情做好,让影响减到最小。再苦再难,我总觉得要对得起肩上的任务。
得意生活:在外吃泡面,回到家里呢,有正餐吃吗?
张保*:医院饭点,只能用泡面应付一下。不过在家的时候,经常收到小区物业分发的爱心菜,并且物业管家每天都会询问我们有没有什么需要采购的,伙食就能改善一下了。
得意生活:疫情期间有过担忧和害怕吗?
张保*:医院,啥也顾不上吧,就是争分夺秒地赶路。不过现在回想起来,从十堰赶到武汉的途中看到的那些空空的街道,觉得恍若隔世。
得意生活:您觉得让您支撑到现在的动力是什么呢?
张保*:我想应该是我的儿子吧,我一直想成为他的超人。虽然现在武汉已经“解封”,但我的工作仍在继续。感觉很想儿子,已经好几个月没见到他了,偶尔视频看看他,我都担心他会忘记我了。
再者的话,这期间我在小区业主群里也经常看见一些志愿者的付出和努力,其实这个城市里每一个坚守岗位的人,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治疗”我们这个城市,也在“疗愈”彼此,这种力量是相互的,我只是做了自己的本份工作。
△张保*和儿子人们喜欢称医务工作者们为“白衣天使”,治病救人、仁心仁术。也有人认为他们是“红色力量”,无论艰险,*员先行。作为这个群体中的一员,她却用“粉红色”来象征自己和同事们,她说这是她心里最纯洁的色彩。
她叫毛娟,是东原·时光道的业主,医院的一名护士。疫情爆发时,她挺身而出、逆行回汉,医院的抗“疫”一线。
得意生活:您是什么时候得知武汉封城的消息的?
毛娟:1月23医院工作群里发来“归岗战疫”的号召。其实那时候我不在武汉,一家三口正在广州度假。
得意生活:那段时间人心惶惶,您为什么会选择回汉?家人有劝阻您吗?
毛娟:得知消息后的那两天,我又焦虑又惶惑不安,基本到了茶饭不思的状态,不是害怕自己被感染,更多的是担心家人。后来我的这般模样被丈夫看在了眼里,心疼不已。于是一咬牙,帮我做了决定,他开玩笑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回武汉决斗”,我们一家三口就收拾行李,逆行回汉。
得意生活:医院是什么情形,可以描述一下吗?
毛娟:回武汉后,整条街道空无一人,寂静无声,和医院里爆满的发热病人形成强烈对比,令人生畏。
得意生活:您是怎么克服那种恐惧呢?
毛娟:努力克制吧,不断调整那种极度恐惧和疲劳的感觉,毕竟想到家里还有年幼的孩子,不能把那种绝望的情绪带给家人,我就不断说服自己,给自己加油打气,抹干了眼泪再进门。
医院里防疫物资缺乏、发热患者太多、城市封禁后的不便,没日没夜地值班……对我们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既然无法避免,那么只能直面!特别后期报名去雷神山,我的心思也都在照顾重症病患身上,想帮助他们快点度过危险期快点康复,反而越来越冷静镇定。
得意生活:医院印象里最深的事情或者人是什么?
毛娟:有位70多岁的爹爹,让我印象深刻。他来自武汉周边,过年期间陪儿子到汉做手术,不料父子一同被感染。起初爹爹病重,一直不愿配合治疗,不服药,扯呼吸罩,让我们非常担心。
经过耐心开导才知道,爹爹一方面担心同样感染住院儿子的安危,另一方面是担心长期重症治疗的高额费用给家人造成负担。思前想后,我辗转联系到爹爹的儿子,让他们通个电话,得知儿子早已康复的消息,爹爹终于松了口气,然后我又再三跟他解释,医疗费用全由国家来承担,给他吃“定心丸”。
爹爹得知详情后,无比愧疚,含着泪说自己拖累国家了,我听了也陪着掉泪,其实网络上对重症救治的花费传言并不夸张,国家为了帮助大家度过难关真的承担了太多。真的非常感谢祖国,作为中国人,我也感到特别自豪!
得意生活:因为这次疫情,您对生活或者对生命有没有新的感悟?
毛娟:活在当下吧!因为明天和意外,你不知道哪个会先来。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每一天,珍惜眼前的幸福。
得意生活:如果用一个颜色来形容您心中的医护者,您觉得哪个颜色最符合?为什么?
毛娟:我觉得是粉色,我更喜欢称同事们为“小粉红”。因为粉色简单、纯粹、温柔、恬静,有一种不争辩的坚定力量。比如像医患关系紧张时,我们医护人员是最坚强的,今天哪怕受委屈被误会了,明天需要我们站出来的时候,我们依然无怨无悔赶到前线!
得意生活:4月26日,武汉新冠肺炎患者清零了,您有什么感想?或有什么感言想分享的吗?
毛娟:26日得知武汉清零的消息,我激动得连蹦带跳!武汉的胜利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尤其我们的年轻人,在危急关头,纷纷主动请缨走上抗“疫”一线,包括我医院看到的工友们、城市停摆时各保障行业工作者们,大家都在拼命地去守护我们这个城市啊,这样的正能量和胆识,真让我觉得,我们武汉人不会被任何事情打倒!
左*涛,二十来岁湖北随州小伙儿,个子不高长相清秀,独居在东原·乐见城小区,作为一名专业对口的电焊工人,在武汉紧要关头响应号召,医院的建设工作,也亲身经历了这场与时间赛跑的“中国速度”。
2月8日,医院正式交付,竣工的那一刻,左*涛说自己激动的热泪盈眶,“从没想到,像我这样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竟能参加这样一项伟大工程的建设。”
得意生活:为什么想要去参与雷神山的建设?
左*涛:我是最后一批加入到雷神山的工人,当时工程即将进入尾声,正好缺少我这样的工种,去的时候我知道这次疫情已经很严重了,起初会有些犹豫,后来中建三局领导的一番话,对我触动很大,他说“这个事情非常严重,大家都退缩的话,谁来救人?我自己都是24小时随时待命。”我想着,如果真的都不去谁去呢?这个时候我应该站出来了。
得意生活:去了的时候呢?有没有发生过令您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觉得和自己想象中一样吗?
左*涛:到了之后现场工人挺多的,很震撼。去之前我知道第一天要连续工作24个小时,还会有些担心吃不消,去了之后进入工作状态很快,因为现场所有人都是这个工作状态。第一天连续工作24小时没有合眼,累到站着都能睡着,实在太累的时候就坐在钢筋堆上眯一会儿。虽然很累,但是工地上灯火通明工友们那种干劲十足的样子,我现在还时常能想起。
得意生活:工地那么苦,在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只要出门就会承担感染风险,如果再让您选择还会去吗?当时身边有朋友和您一起吗?
左*涛:会去,当时我在我们工友群里也发出了号召很多工友他们都愿意,十个人里有八九个都愿意。我相信很多年轻人只是缺少这样一个机会,如果这个机会落到他们头上,他们也会做出和我一样的选择。
得意生活:结束工作后回到家里第一件事情最想做什么?
左*涛:现在在家时间比较多了在学习弹吉他,平时喜欢听下民谣,也是因为喜欢赵雷的《南方姑娘》,所以回家第一件事是买了把吉他,但是由于身边没有朋友一起,最后没有坚持下来。
得意生活:4月26日,武汉新冠肺炎患者清零了,您有什么感想?
左*涛:健康地活着真好!我那天还特地发了一个抖音视频,我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想着竟能参加这样一项伟大工程的建设,所以录了些视频记录下来,一开始去雷神山没敢告诉家里人,也是拍些视频留着给他们看看。
今年41岁的徐老师,是武汉千晴岸业主,也是一位勇敢、有胆识、博览群书的人民教师。如果用三字词形容自己,她觉得最能代表自己的是“手拿戒尺,眼中有光,心中有爱。”
疫情期间,她主动请缨,下沉到学校服务的居民社区,成为一名社区志愿者,参与疫情保障防控工作,并带动影响了身边的人。
得意生活:您是什么时候加入志愿者队伍的,当时做出这样的决定有什么感想?
徐老师:我们很早,1月28日就正式下沉到社区了,我住的这栋楼有4名*员,接到征召志愿者的号召时,我们4个人全都响应了。作为武汉公民也想为城市出一份力,虽然我觉得我做的工作微不足道,但是身为一名*员,这个时候一定要站出来发挥带头作用。
得意生活:作为社区志愿者,您主要负责哪些防疫相关的工作?
徐老师:社区志愿者的工作繁琐却关乎着一线防疫工作的成果,往往需要身兼数职。一开始我们被安排到了门岗值守,那个时候还是有很多人不明白疫情的严重性,特别是老年人每天都要求出门买菜进进出出和平时一样,在我们的劝说下,才改为三天一次,三天以后我们给社区干部提建议,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居民了解到疫情的严重性,大家才会自发自觉去遵守规定降低感染风险。“管控工作管住人心是甚于强制管控居民行动的。”
得意生活:作为社区志愿者,在此期间有没有发生过令您印象深刻的事情?
徐老师:有,有几位居民给我印象很深,初期还会有业主没有戴口罩出门,我在值守的时候就遇到过一次,很严肃地进行了制止,我跟他说,你没戴口罩不能出去,他就一边捂着自己的嘴巴,一边往后退,说那我回去戴口罩。当时他的样子,像个犯了错的孩子,很纯真,好笑又感动。还有一位老大爷可能在家呆久了准备下楼来遛弯做下锻炼,也被我们制止了,还向我们道歉,立马上楼了。做志愿者前会觉得居民的防疫工作很难做,特别是年纪大的老人会更固执一些,但是真正的深入到社区里发现大多数人都是特别守规矩的,大家的配合让我觉得我们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左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