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发展模式,叫做“苏南模式”。
苏南模式,由费孝通在0世纪80年代初率先提出,通常是指苏南的苏州、无锡、常州等地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的方式。它的主要特征是: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乡镇*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市场调节为主要手段。它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模式之一。图源:网络曾经创造辉煌的“苏南模式”,如今正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于是有人开始发问了:有没有可能打造出一个“新苏南模式”?国内对此已经探讨。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上海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何建华,在何建华看来,“新苏南模式”未来的要义恐怕就是四个字:跨江融合。江对面,就是最高层刚刚踏足过的南通。南通城市风景图源:网络0沪-苏-通-盐发展轴横空出世彻底改写长三角经济发展版图何建华说,当今世界有公认的五大城市群,即美国东北部大西洋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圈、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圈、英国中南部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无疑是我国最有希望与可能向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的区域城市集群之一,可将这一城市群与世界级城市群作比较,你会发现——在劳动生产率、人均GDP产出包括土地资源、资本投入等各种要素的综合产出效益方面,与这五大城市群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图源:网络何建华提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并不是要把这片区域进一步发展起来跟中西部、大东北“抢饭吃”,而是要承担起重大的国家使命责任担当——使这片区域能起示范带动作用,以此带动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发展,形成参与国际大循环冲锋陷阵的高质量发展区域集群。何建华说,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深度推进,以上海为原点对内辐射,将会打造出新的增长级乃至于改变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地图,江苏未来无疑会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性“硬核”区域。图源:网络重磅的来了——现在,长三角从上海这一核芯城市出发有两条发展轴:一条是沪-杭-甬发展轴,一条是沪-宁-合发展轴,这两条发展轴已相对成熟发达。而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落地实施中,将会有两条新的发展轴被打造出来:一条是沪-苏-湖-合发展轴,即南太湖发展轴,因为湖州市认为太湖流域北强南弱,南太湖至少应该有一座像无锡这种能量级的城市,湖州可以承担承载;另一条则是沪-苏-通-盐发展轴,促进苏南、苏中与苏北协同平衡发展,江苏跨江融合发展与实现省内全域一体化是必然趋势。图源:网络何建华判断,这两条发展轴在三五年内会基本被打造出来,进而改写长三角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版图。的确,综观世界城市集群发展图谱,像伦敦的泰晤士河、巴黎的塞纳河、德国的莱茵河、韩国首尔的汉江、上海的*浦江……大江大河往往孕育出多姿多彩的城市文明。而国内外诸多沿河沿江城市的发展经验表明,构筑江南江北一体,实现跨江融合发展,有助于城市群集约化转型。由历史观照现实,苏-锡-常-通四地一衣带水,同处于长三角核芯区,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也是目前国内制造业明星城市集群链。有鉴于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为四地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推动苏锡常通共同打造环沪枢纽集群”。而这之中,就孕育着“新苏南模式”的未来。图源:网络0通江通海通上海南通重返苏南势在必行其实,往往为人所忽视的是,“苏南模式”自诞生之际,南通就已在其中。年,费孝通教授在其《小城镇再探索》中首先提出了“苏南模式”这一概念,里面开宗明义就点出:“苏、锡、常、通这几个地方乡镇工业的来历和发展机遇类似”。费孝通教授将南通列为“苏南模式”的重要成员,他曾多次到南通考察,发现其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层次都与苏南相近,遂把南通放在“苏南模式”中进行考量,讲话和文章中常将南通与苏州、无锡、常州并称为“苏锡常通”。南通城市风景摄影:冰歌年,南通成为国家开发的4个沿海城市之一,并与苏州一起位列全国十大新型工业明星城市,可以说南通工业化发展起步并不落后。改革开放之初,南通和苏州的GDP只相差3亿元,但在区域发展竞争中,差距越拉越大,现在经济总量落后于苏州万亿之多。但近年来,南通崛起的势头已经有点无法阻挡。今年7月日,相信很多人都看到了“沪苏通公铁长江大桥通车”的讯息。这是南通的第3座长江大桥,也是世界跨度最大的公铁两用大桥。仅用钢量,就相当于个北京鸟巢。即将通车的沪苏通长江大桥图源:南通发布可你要知道,南通规划了多达8座的过江通道,目前已有的沪苏通大桥、苏通大桥、崇启大桥,只是其中之三而已。南通受制于长江天堑,“南通南不通”,地利的制衡导致没有享受到天时与人和的发展红利。南通市委书记徐惠民在谈到如何解决南通交通问题时这样表述:过去有一句话能够概括南通,就是“靠江靠海靠上海”,我们在新一轮发展当中要改变一个字,就是要把“靠江靠海靠上海”改成“通江通海通上海”。8条过江通道位置示意图,仅供参考当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纲要》发布之际,南通被一致认为是利好最多的一城。北沿江高铁多达八座的过江通道江苏新出海口通州湾规模超过上海虹桥的第二座国际机场……诸多规划都预示着,中国新基建的强大实力会在南通捷报频出。更多数字也显示出这一点:07年,南通的经济总量在内地城市的排名,排名第8名,时隔年重回前0。今年的第一季度,南通的GDP则又排到第7名。从目前的指标看来,南通极有可能在今年突破万亿GDP。今年月6日,南通日报头版发表评论员文章:图源:网络里面我注意到有这么一段话:改革开放初,“苏锡常通”曾是经济学家研究“苏南模式”时的一体化观照对象;新世纪以来,通过自身努力,我们不断争先进位,已有重回苏南板块迹象。评论接着说——特别是近年来,省委省*府对南通发展充满期待,无论是全省“+3”功能区布局,还是省域一体化部署,南通已被纳入苏南板块,被赋予“江苏未来发展新增长极”重任。在长三角一体化中找准和提升定位,在全省发展大局中担当作为,需要我们更加自觉地把自己放到苏南板块去定位、去谋划、去比拼。只有奋力超过全省平均,赶上苏南水平,才有实力有资格当好全省发展的“新增长极”。携新晋万亿GDP之城的荣光,重返苏南。并且,重新和苏锡常一起,勾画“新苏南模式”的蓝图,这就是南通的使命。南通城市风景摄影:冰歌03“新苏南模式”长三角示范引领样本何建华强调,以这样的视角观察,原有的“苏南模式”应当进行突破。因为原有的“苏南模式”是一城一地的发展模式,产业以中低端制造为主,且同质化现象严重,产业集群化能力偏弱,资本、科技、人才、创新等各种生产生活资源要素的流动性、融合性、协同性差,这些因素使“苏南模式”的发展遭到制约。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中,江苏是“C”位中的“C”位,是“硬核”区域,全省要一体化,要实现跨江融合,应当在苏锡常通、宁镇扬同城化中探索新的路径、新的方向、新的观念,对长三角区域乃至于全国做出示范效应。图源:网络何建华同时指出,立足“三个更高”,使“新苏南模式”成为江苏跨江融合和省内一体化的“硬核”区域,成为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乃至于全国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引领样本,当下应当重点做好以下文章——一是“通”,即大力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构建高效便捷的互联互通交通体系,尤其是南通应加快推进通州湾新出海口、南通新机场、“八龙过江”通道建设,实现各类要素自由流动。二是“联”,即城市之间实现跨江联通、联手、联合,在“联”的过程中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实体经济、城市功能、民生福祉的转型升级与合作共赢。三是“融”,即在一城、一地体制机制上寻求突破,在苏锡常通园区发展、产业培育、营商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深度融合,实现同城化发展。四是“创”,即紧紧扭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强化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更加重视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促进制造业不断跃上新台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图源:网络五是“峰”,即针对江苏实体经济大而不强、有高原缺高峰的现状,应当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聚焦发力,着力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加快迈向中高端,追求并实现高原之上再攀高峰,成为能够代表和引领长三角的现代产业制造高地。六是“*”,即继续保持旺盛的精气神,像当年苏州培育“三大法宝”那样,即“团结拼搏、负重前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敢想、敢当、敢为,不等、不靠、不要,唯实、扬长、奋斗”的昆山之路,“借鉴、创新、圆融、共赢”的园区经验,在打造“新苏南模式”中走出新路子,集聚新力量,创造新经验。南通城市风景图源:网络04“新苏南模式”崛起在即南通成关键所在南通人常用八个字来概括城市的地理位置:长江之尾、东海之头。南通最大的报纸,叫江海晚报。南通最多的药店,叫江海大药房。江海二字,是南通最鲜明的城市符号。因为南通是罕有的三水交汇地——*海、东海、长江。*海与东海的分界线,是南通启东的圆陀角与韩国济州岛的连线。所以,南通同时拥有两片大海。苏锡常拥有江湖,却没有海。苏锡常通连在一起,“新苏南模式”就有了海风的味道。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中国新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中,一个越来越开放、自信的中国,需要每一个奋进中的城市,每一个凝聚中的板块给出自己的思考和回答。楼市疑云密布购房者买房如盲人摸象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