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式”扶贫,让老马过上了好日子
“养殖收入元,产业奖补元,地力补贴元……,”12月7日,汉川市刘家隔镇马家村村马海兵和陈志亮一项项核算今年的收入账,藏不住对今年养殖螃蟹大丰收后的喜悦之情。
几年前,贫困户马海兵还在东莞工厂打工,收入除去日常开支后,所剩无几。年,扶贫工作队入驻刘家隔镇马家村,走访了全村46户精准扶贫户,摸底在外务工劳动力,工作队长陈志亮注意到了49岁在外务工的马海兵。通过了解马家村农业发展特色后,陈志亮找到村书记马珍想和马海兵自家几兄弟,商量如何帮助马海兵从源头造血,实现稳定脱贫。陈志亮介绍,针对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有相应的产业奖补*策,养殖虽然是个累活,但马海兵四十来岁,身体健壮,可以承担,他家几兄弟都是该村养殖虾蟹大户,如果发展养殖,技术支撑也不成问题。在一众人的助力下,这一年,马海兵带着多年打工积蓄回村流转了50亩土地,挖池子,学技术,忙得不亦乐乎,元的产业奖补金让马海兵干劲十足。
然而,马海兵的创业之路并不顺利。年,第一批蟹苗投进池塘,到螃蟹最后两次脱壳关键期,由于缺乏养殖经验,又遇高温天气,蟹池一夜之间翻了塘,损失螃蟹几百斤。好在有驻村扶贫工作队和家里亲戚的帮助,为他请来了养殖技术员,指导蟹池及时使用增氧机,防止了螃蟹损失量进一步扩大。到螃蟹捕捞旺季,劳作一年的成果就要收获,马海兵不敢有半点马虎,白天在临时板房内照看池子,凌晨捕捞螃蟹,早晚按时给螃蟹投食。由于缺乏养殖经验,养殖出的螃蟹个头小,这一年并未卖到好价钱。马海兵没有气馁,他笑着说,万事开头难,来年一定会更好。
刘家隔镇人社所组织的养殖技术培训班,马海兵第一个报名参加。马海兵说:“养殖螃蟹,技术是关键,通过培训学习,把先进的养殖技术知识运用到蟹池的日常管理中,帮助我解决了不少问题。”今年的梅雨期,马海兵汲取去年池塘拉草过多,导致螃蟹不脱壳的经验教训,结合学到的养殖技术知识,对水草养护得当,螃蟹脱壳顺利,长势良好,顺利度过了梅雨期。马海兵介绍,许多养殖户在汛期受到内涝影响,自己的蟹池因地势较高,村里抽排水及时而未受影响,目前蟹池的发展态势还不错。对此,马海兵深感幸运,也倍加珍惜,天蒙蒙亮就起床,撑着小船到池塘里捞草,给螃蟹喂食。
通过几年的螃蟹养殖,夫妻俩不仅很快摆脱了贫困,更重燃对生活的信心,走上稳定脱贫的致富之路,今年实现家庭总收入176元。年,刘家隔镇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基地+公司+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在鼓励和扶持企业以及农户自身发展上下足功夫,大力发展以虾蟹养殖为主的水产养殖业,共计发放虾蟹养殖产业奖补资金元,14户贫困户通过虾蟹养殖从此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融媒体通讯员邹丹娜
强谋划提质量孝感市刑事检察工作有要求
孝感市刑事检察工作督办暨业务培训会近日在汉川召开,会议通报年1-11月孝感市刑事执行检察工作基本情况,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并就《湖北省人民检察院考核市州分院检察工作实施办法》和《关于检察工作和公安工作中加强刑事办案协调配合、监督制约的规定(试行)》草案进行了集中讨论交流。
会议强调,刑事检察工作战线长,涉及环节多,专项活动任务多,受改革影响冲击大,案卡填录复杂,检察机关刑事检察工作专班人员要切实提升刑事检察工作*治站位,要抓住刑事检察工作的重点,强弱项、补短板,增强工作针对性,要增强工作谋划,切实提高办案质量,为荣誉而战。
融媒体记者宋博通讯员陆成雄
汉川市召开“百家企业评部门”集中评议大会
营商环境优不优,市场主体说了算。12月4日,汉川市召开“百家企业评部门”集中评议大会,对全市具有经济和社会管理、行*执法、公共服务职能以及与企业生产关系密切的40个单位进行集中测评。汉川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胡涛出席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征国主持会议。根据汉川市委、市*府统一安排部署,从今年6月份开始,汉川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在40家涉企职能部门中开展了“百家企业评部门”活动,各参评单位精心组织动员、深入宣传发动、广泛征求意见、集中进行整改。会上,汉川市家重点企业负责人,以无记名打分方式,对40家涉企职能部门进行集中评议。
会议指出,开展“百家企业评部门”活动,评议是手段,成效才是最终目的。各参评单位精心组织、措施得力,增强了*员干部依法行*、执*为民的意识,整改和解决了一批群众反响强烈的突出问题,保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让服务对象真正感受到评议带来的实实在在效果。
会议强调,要巩固成果,着眼长远,进一步深化“百家企业评部门”工作。各单位部门要坚决防止“评时一阵风、评后就放松”的倾向,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认真检查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看哪些地方还没有落实或落实不到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正确对待评议结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加强活动督办检查,不断解决影响汉川市营商环境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以扎实的成效取信于民。同时,将认真听取企业提出的宝贵意见,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努力优化汉川营商环境,为实现汉川市“十四五”发展良好开局提供有力保障。
融媒体记者姚伟红
让群众温暖过冬!汉川全力确保迎峰度冬能源保供
湖北省迎峰度冬能源保供暨能源领域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日前召开。会议强调,要学习贯彻湖北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按照湖北省委、省*府工作要求,压实各方责任,强化安全监管,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征国在汉川分会场参加会议。
会议强调,要充分认清当前能源保供形势,以高度的*治责任感、使命感扎实做好能源保供工作,把“民生工程”办成“暖心工程”,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要统筹抓好能源保障重点工作,加强运行调度,稳定电力热力供应,全力保障用气需求,强化设施安全运行,科学有效应急处置,全面提升用能环境,为湖北省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能源支撑和安全保障。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三个必须”要求,压实属地管理、部门监管、企业主体责任,补齐能源短板,强化保供安全,以优异成绩向“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开局交出优秀答卷。
电视电话会后,胡征国对迎峰度冬能源保供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他强调,各地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加强统筹协调,认真开展全市能源供应保障情况摸排,加强冬季安全生产检查,科学制定预案措施,及时梳理问题困难,及时研究解决,夯实能源保障和安全生产基础,全力以赴确保全市用电用气正常安全供给。
融媒体记者彭冠
一名税务干部的牵挂
周秋云是汉川市税务局马口税务分局杨行*的精准扶贫帮扶对象,于年4月经帮扶交接过来。年出生的周秋云患有严重的肾病、高血压及糖尿病,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家里大约一分地蔬菜的收入是全家唯一的自主收入来源。
周秋云与其女儿、儿子,全家3口人居在经危房改造后不到5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其女儿因身体原因长期休学,在家卧床自学,年7月参加高考,儿子目前在汉川二中就读。
包保伊始,杨行*多次到周秋云家中走访了解,周秋云家的贫寒状况引起了他深深的忧虑,自己暗下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帮一帮周秋云这户贫困人家。
首先,杨行*结合实际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梳理扶贫*策。把与周秋云相关的扶贫*策,诸如低保、医疗、就学等*策宣传落实到位。其次,将周秋云的情况向单位领导做了专题汇报,邀请单位领导到周秋云家中实地了解情况,争取分局领导的支持。
经过一番努力,分局班子成员召开会议,专题讨论对周秋云家的帮扶问题,一致决定在分局全体*员中开展自愿捐款活动,活动每年进行一次,持续三年。杨行*本人承诺,将募集到的捐款按每月0元的标准全部用于资助周秋云的子女就学,不足的部分由他个人承担。
从年11月份开始,每月帮扶日里杨行*都会准时把0元的资助款送到周秋云家中,把分局全体*员的爱心传递到贫困户手中,把温暖注入帮扶对象心中。
帮扶三年来,由于杨行*的真心付出,赢得了贫困户的信赖,拉近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无论大小事周秋云都找他商量,征求他的意见,同时,杨行*对其家庭的情况更加了解,有什么困难,不需要周秋云讲,他都看在眼里,及时帮忙解决。
年春节前,气温骤降,连日雨雪夹杂,杨行*放心不下,冒着风雪,背着大米、拎着食用油等生活物资送到周秋云家中。
当看到周秋云一家人床上的被褥,棉絮因长年未更换,显得单薄、破旧,杨行*放下手中的东西,直奔棉絮加工店,购买了10床棉絮送到周秋云家中,让她们安然渡过寒冬。
年初,新冠病*肆虐,为抗击疫情,汉川市实施了近60天的封城管控。在疫情防控期间,杨行*下沉到村参加疫情防控,在工作闲暇时,就会想到周秋云一家生活怎么样了?有什么需要?有什么困难?……于是就经常打电话给周秋云了解情况、宣传防疫知识、鼓励周秋云全家配合疫情防控工作。遇到困难时,帮忙联系社区及时解决。
年3月11日,疫情防控形势一缓解,杨行*就带着捐款、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资,到周秋云家中走访慰问,现场与她用心交流,疏通情绪。
年7月31日,杨行*刚从分局汉江大堤防汛抗洪一线下来,就来到周秋云家中,一进门,周秋云的孩子们的热情地招呼他。“杨叔叔,您来了,快坐下吹电扇凉快凉快!”
“杨婉琳,你今年高考成绩怎么样?志愿填报的怎么样?*,你网课学习怎么样?眼压降下来了吗?家中还有什么困难?”杨行*与周秋云及孩子们围坐在一起,愉快地聊了起来。
当杨婉琳刚收到录取通知书时,杨行*就开始多方联系,帮其办理了元的助学贷款,同时联系鄂州的同学,让他们帮忙了解大学的助学金、奖学金及勤工俭学*策。
年10月11日,一大清早,杨行*和同事开着自己的私家车,来到马口镇邱子脑社区周秋云家中,接上周秋云载着及其女儿杨婉琳到鄂州职业大学报到,让杨婉琳怀着大学梦想和对未来的憧憬向前进发。
让杨行*感到欣慰的是周秋云家中情形日渐改善,吃穿不愁,女儿杨婉琳已上大学深造,儿子*进入高三,成绩优异。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脱贫不脱手,扶上马,送一程”,杨行*将继续坚持帮扶下去。
融媒体通讯员王先忠
产业扶贫带领群众过上红火日子
“虾稻共养模式既能增加收入,*府还有额外的奖励,感谢*和*府的好*策,感谢镇干部的关心和帮助。”近日,汉川市田二河镇南湖村村民林稳当拿着*府打在自己卡上的补贴,连声向前来走访的帮扶干部表达感谢。
林稳当夫妻二人都已经超过了60岁,本应该是享清福的年纪,但天有不测风云,儿子因车祸过世,只留下了年仅几岁的孙子,这让老人家里一下子失去了经济支柱。虽然村里很快给他们家办了低保,但孩子很小,还在读书,幸好在年镇上将他们纳入了精准扶贫贫困户,孩子的学费全免不说,每年还有固定的补贴,但这一家的情况还是让村支部书记林继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彻底解决老人家里的后顾之忧,帮扶干部陈顺祥和村支部书记林继红上门了,推心置腹劝他们说,“孩子读书的时候虽然不用愁,但是孩子长大了怎么办呢?以后读大学的生活费也不能全指望*府吧?难道孩子以后都要吃穿不如人吗?”老夫妻两个这才猛然醒悟了:“孙子还小呢,输血不如造血,靠*府只能过一时,靠自己才能过一世。”于是老人开始自主脱贫,种田、养鱼,日子是越来越好。
年,听说虾稻共养比单纯的养鱼收益好,在扶贫干部和村里干部的建议和帮助下,老人一狠心拿出自己15亩鱼塘试验虾稻共养这种新型的养殖方式,好在虽然比养鱼辛苦些,但收入也多些。同时,汉川为鼓励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又出台了文件,对从事特色产业、新型种养等模式的贫困户进行补助,虾稻共养刚好属于新型种养模式,*府对林稳当的15亩的虾稻共养又补助了元。经过*府和这一家人共同的努力,终于在年,他们家人均纯收入达到余元,高质量脱贫。
近年来,该镇为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全面推进实施激励性产业扶贫。年,田二河镇产业扶贫共申报了8户,合计补助金额元,同时还对自主创业脱贫的贫困户进行了奖励,这为镇上其他贫困户树立了脱贫榜样。贫困户通过参与激励性产业扶贫项目,不仅学到了技术、增加了收入,还激发出他们内心创业的动力,生活也逐步实现从稳定脱贫迈向全面小康。
融媒体通讯员通讯员陈文才杨菁
贫困户这些“小事”,他们很关心
“你们一定要用心、用力、用功,扶贫一定要扶到群众心坎上去。”近日,在汉川市杨林沟镇青龙村走访慰问贫困户时,汉川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负责人冯铁牛对中心帮扶责任人说。
冯铁牛包保的张少华患有严重肾结石,妻子智力低下、患有糖尿病,还有个上小学的女儿,家庭十分拮据。冯铁牛把他的难处记在心里,四处奔走帮他落实了医疗保障、教育扶贫等*策。
冯铁牛心系群众、为民解忧的情怀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心所有帮扶责任人,他们始终用真心对待每一位贫困户,竭尽所能帮他们改善贫困现状,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张少*和吴祖松是两个单身汉,家里居住环境差,在中心帮扶人郭璐的东奔西走下,他们于年分别进行了人居环境整治和危房改造,现在他们的居住环境大为改善。“扶上马”之后再多“送一程”。大兴村贫困户张少*智力低下,无生活来源,靠弟弟帮助维持生活,于年脱贫。但如果不采取兜底措施,他随时都有可能返贫。驻村工作队员张静伟多次向镇*府反映,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解决了他的低保问题,从今年9月开始他每月可以领导元低保金。现在张静伟还准备帮他申报残疾生活补贴,如果顺利的话,每月会增加50元收入,他的日子也会好过一些。
“扶贫、扶志、扶智再到脱贫不是一天就能实现的,需要长期的坚持与付出。”冯铁牛表示,他们已经把生活的每一天都当成了扶贫日,并且一直在为改变贫困户的生活面貌而努力着。
融媒体通讯员张静伟刘练
汉川网接收汉川各类民生基础设施信息但是很多网友不知道怎么发给我们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