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20时左右,重庆市赴孝感市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对口支援队(以下简称“重庆支援队”)名队员、其中医护人员人,分乘4辆大巴车,抵达孝感入住。
2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筹安排19省对口支援湖北除武汉市外的16个市州及县级市,其中重庆市、黑龙江省支援孝感市。
在此之前的1月27日凌晨2时,重庆支援孝感的第一批人、其中医护人员人已经先期到达,并立即投入到对当地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中。
如今,奋战在孝感战“疫”一线的重庆医护人员已达到人。
这名医护人员,聚集了重庆20医院的精英医护人员,他们将“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与孝感人民一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培训
严格考核、科学调配、发挥最大作用
2月12日下午,湖北孝感,重庆市赴孝感市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对口支援队在岗前培训课上练习穿脱防护服。张锦辉摄
孝感,是疫情的重灾区,目前形势依然严峻。
截至2月11日24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例,其中孝感市例,较前一天新增例,累计确诊人数仍然是全国第二多的城市、最多的地级市。
首批到达孝感的重庆医护人员,缓解了孝感医护人员的缺口,承担了大量重症患者的救治,得到患者和当地医护人员、干部群众的高度赞扬。
截至2月11日24:00,重庆支援队管理病例人,其中,重症病例10人,危重症病例3人,新增治愈出院5人,累计出院44人。各医疗组组长、副组长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进行重点查房,开展一级护理77人,开展心理护理58人;培训医护人员人,中西医结合治疗20人。
重庆支援队领队、前方指挥部指挥长、临时党委书记梅哲表示,首批到达孝感的医护人员在前期的工作当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为救治更多的重症患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说:“虽然分成了两批到达孝感,但我们都是重庆的支援队,都代表着重庆。我们的力量更加强大,更有信心打好这场防疫攻坚战。”
那么,如何才能让第二批到达的名医护人员更好地适应医疗救助的需要,更快地加入孝感战“疫”呢?
“首先是要培训,然后进行严格的考核。考核不过关不上岗,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自己,才能去救治他人。”为此,2月12日上午,第二批到达孝感的医护人员进行了全天的培训。上午主要进行一些理论知识的培训,下午进行实际操作的培训。在下午的培训结束后,全体医护人员参加了考核。
名医护人员的考核,分成了8个小组。每个小组,医院、多学科的医护人员组成。
为什医院的医护人员组成一个小组呢?
“这是为了适应临床诊疗的需要。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需要多学科医护人员的通力合作。”梅哲介绍,这名医护人员来自重庆17家医院,既有呼吸内科、传染病科、重症医学科等学科专业的专家,也有中医临床、医学影像、心血管内科等学科专业的医护人员,考核结束后,医院参与一线救治,指挥部将会按照实际需要进行科学调配,将支援队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等黑龙江支援队到达后,我们将三方协商合作开展救治工作。无论在哪里开展救治工作,都需要科学调配、合理安排,需要所有医护人员拧成一股绳,通力合作。”
医护人员岗前培训。张锦辉摄
分享
调研建议、无私传授、留下带不走的团队
此前,重庆支援队的首批医护人员医院、医院、医院等开展救治工作。
在救治工作之余,重庆支援队院感、重症医学专家通过前期摸查,发现在重症患者救治中,当地主要存在防护流程不到位,三区两通道设置不合理、医务人员对院感防护不重视和穿脱防护衣不合格以及防护物资防护级别不够和短缺等多个院感方面的问题。
为此,重庆支援队制定了相关制度,并多次邀请院感专家、重症医学专家进行现场指导,为保护医务人员作了最大的努力,目前取得较好效果。
2月1日,孝感市下辖汉川市急报疫情形势严峻,存在重病例较多、危重患者救治存在困难等情况。
在接到孝感市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指挥部希望协助的请求后,重庆支援队立即下派重症医学专家赶赴医院,通过到病房调研、分析死亡病例总结死亡高危因素、对危重患者进行医疗查房等方式进行工作,及时准确获得当地新冠病毒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总体情况、存在问题。
在此基础上,重庆支援队向汉川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并得到采纳:将危重病患者集中医院新院区进行救治;集中重症医学专业医护到新院区对患者进行救治,发挥专业优势;规范院感防护措施,确保无医务人员感染发生;对所有重症危重症患者实行每日全院会诊(必须有重症医学科专家参加)制度,保证“一人一方案、一人一团队”;加强危险因素筛查,将治疗前移,在轻症出现重症变化倾向、重症患者出现危重症倾向时,提前干预,从而降低危重症发生率、降低死亡率。
这些建议的落实、实施,有效遏制了死亡例数增高的势头,重症患者总体情况较前稳定,部分有缓解。
2日3日,重庆支援队重症专家再医院的紧急求助,该院一名患者病情极其危重,需要进行指导抢救治疗。
2月4日,重庆支援队重症医学专家亲自带领3名医生成功置入ECMO生命支持设备,该项技术代表重症医学生命支持技术的最高水平,是在孝感地区首次实施。ECMO置入后,重庆支援队重症专家和重医附一院的重症专家张丹教授在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