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如果武汉没国企,如果湖北没二汽武汉实力强
TUhjnbcbe - 2025/4/19 5:03:00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

如果武汉没国企,不如成都一个村?武汉实力强大条件好,所以拥有

如果没有国企武汉啥都不是!如果没有国家扶持武汉不如郑州或成都的一个村!如果没有二汽湖北早就不行了!如果没有……

这两年来,总有网友给我留言,说如果没有什么武汉会怎么样,如果没有什么湖北会怎么样。我就奇怪了,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的如果?是不是武汉在高校、医院、企业等方面太让某些人嫉妒,所以一定要在他们的意识里面“如果”一下,人为帮助武汉去掉,这样才能获得平衡与满足?

如果世界上真有那么多的“如果”的话,我也可以说:

如果武汉不是长期往外输血,现在不亚于广州!

如果武汉得到的扶持和成都一样多,现在不亚于深圳!

如果武汉拥有腾讯、平安、华为、阿里、万科、碧桂园、上微、天马等等头部企业,武汉碾压深圳与广州!

如果你没有手,你没法吃饭!

如果你没有脚,你没法走路!

如果你没有某方面的能力,你没法娶老婆!

如果你没有头,你就活不成了!

如果,如果,说那么多的如果有用吗?

有些人的IQ,连三岁的小孩都比不上,除了知道说如果,根本就不明白,人家武汉为什么有那么多你所谓的“如果”。

武汉位于全国第一大河流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的交汇处,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全国都没有几个。在农耕时代,因为富饶的土地与便利的交通,这里逐渐形成了举足轻重的城市。在三国时期,吴国在这里筑夏口城,是东吴极为重要的一个据点。

唐敬宗时,曾经担任过宰相的牛僧孺为武昌军节度使,改建鄂州城。元朝以来,武汉为湖广行省的中心,地位逐渐上升。到明朝时,武昌城周围二十余里,比荆州城墙更长。江对面的汉口镇商业繁华,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并称全国四大镇。某些认为武汉是由三个镇合并成一个县城的人,我只能说你们的历史老师和地理老师死早了,否则的话,看一看现在景德镇和佛山的地位,就知道由三镇合并而成的武汉应该是什么地位。

到了清朝末年,武汉地位进一步突出,张之洞坐镇武昌,大兴洋务,不仅修建了汉阳铁厂,建立了现代学校,还兴修了粤汉铁路和卢汉铁路,让武汉取代扬州成为全国交通的十字型枢纽。

之后,辛亥首义成功,武汉的地位更是扶摇直上。年代,汉口特别市成立,为全国第一个直辖市。北伐之后,武汉三镇合并,三个大城市一跃而成为一个超级大城市。抗战胜利之后,三镇分设,汉口市依然是直辖市。建国之后,三镇再次合并,超越上海成为全国第一大城市,同时也是新中国的第一个直辖市。到年将武汉还给湖北省时,武汉的GDP是湖北省的三倍!因此,在没有“如果”的年代,武汉就是全国非常靠前的城市。而同时期的成都、郑州、石家庄、杭州、太原、苏州、深圳是什么情况,大家可以查查资料。

之后,武钢、武重、武锅、武船等一系列重工业在武汉落户,武汉长江大桥也一桥飞架南北,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奇迹。

我多次说过,近代以来,武汉的地位非常重要,不说杭州、南昌、成都等城市没法比,就算是北京、天津、广州,也未必能望其项背。在近现代的风云百年中,武汉的地位可以与上海并驾齐驱,甚至某些时候还有所超越。

有人说,如果没有武汉,我们的脑后可能还垂着猪尾巴一样的辫子。这样的说法当然非常夸张,但确实可以说明武汉首义的重要性,这是开天辟地、惊天动地的成就,不是成都、重庆、郑州可以想象的。

八九十年代,国家大力支持深圳的建设,武汉被指定对口帮扶,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物资给物资。武汉自己勒紧裤腰带,也要倾其所有帮助深圳,可以说,深圳就是武汉的亲儿子。在九十年代初期,武汉上缴了80%以上的财收,总额一度超越上海,位列全国第一。结果可想而知,深圳被拱进了一线城市,而武汉一度沦落为超级大县城。

年我第一次到武汉时,感觉武汉真的非常一般,跟我在电视上看到的上海、深圳完全不一样。年我第一次去深圳出差时,特意绕着高架桥多跑了半个圈,以领略深圳的现代化。年我在青岛出差时,感觉从飞机上看到的青岛夜景比武汉大气得多。

也就是这么短短十几年时间,武汉铆足干劲,力争上游,真正做到了每天不一样。武汉靠着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布局的产业、高校与交通优势,硬是从大县城变成了全国非常靠前的大城市。就城市建设而言,武汉排全国前五,一点都不为过。

我在武汉飞无人机也算比较多了,但从来没有看到过武汉的边界,哪怕飞米的高度,也看不到。武汉号称大江大湖大武汉,实在是太大了。同样的建成区面积,武汉要比成都、郑州这种城市看上去大得多。

搞清楚了这些,才能明白武汉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如果”。

如果成都可以做到九省通衢,位于东西南北交通的中心位置,那么成都也可以拥有武汉那么多的“如果”。

如果郑州是辛亥首义的爆发之地,郑州也可以成为一座圣城,甚至成为像武汉那样的东方的芝加哥。

如果长沙能雄踞长江,俯视九江、安庆、芜湖、南京,扼守荆州、宜昌、重庆,那么,长沙也可以成为华中地区乃至中部地区的龙头。

如果重庆的交通便利,商业发达,与上海交相辉映,那么,重庆也可以得到武钢、武锅、武重、武船等大国重器的布局。

如果合肥城市面积超越上海,经济超越南京,人口超越广州,那么,合肥也可以得到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一系列的优秀高校,医院、医院医院。

如果南昌开化早,是两湖总督的驻节之地,是比肩广州、傲视中部的大城市,那么,粤汉铁路就会被改称粤昌铁路,平汉铁路就会被改称平昌铁路,从而让南昌成为多年以前就拥有铁路的城市。

如果……如果……其实就没有那么多的如果!偏偏武汉,就是那么神奇,集那么多的如果于一身。这些如果,也不是白给的,都是武汉凭借自己的优势挣来的。你所在的城市没有那么多的如果,只能说明你所在的城市过去不行,甚至现在还不行。

国家不是傻子,商人不是傻子,老百姓也不是傻子。将这么多重点产业、重点交通、重点高校、医院布局在武汉,是因为武汉条件好,能做大做强。如果明明知道会打水漂,还会这样去做吗?为什么武钢不在成都?为什么万里长江第一桥不在重庆?为什么二汽位于湖北省而不是更偏僻的四川省?这些都是国家战略的体现,是国家战略与当地条件的完美结合。

比如,湖北位于中部地区,到四周的平均距离比较短,在三线建设时期,二汽就被布局在了十堰。十堰毗邻汉水,且离武汉不太远,这才是将二汽布局在十堰的重要原因。并不单单因为十堰足够偏僻。如果非要选择一个偏僻的地方,那么,四川的大凉山更容易成为目标地。

至于东风集团的总部从十堰搬迁到武汉,这个非常好理解,不是武汉抢了东风,而是武汉替湖北留住了东风。你们想一下就知道,十堰这么狭窄偏僻的地方,能留得住养得活一家在世界五百强里面比较靠前的大企业吗?你们再好好看看,中国有哪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总部位于中小城市?

当初将重大企业布局在偏远地区是出于战略的考虑,并非那些地方适合企业的发展。后来,随着国际环境的改善,发展是主旋律,那些地方已经严重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只能搬到大城市去,这也是国家战略的体现,更是经济规律的体现。

因此,说武汉吞了东风集团、中铁十一局、三峡集团等大企业,壮大了自己,削弱了兄弟城市的说法非常幼稚。事实上就是,武汉替湖北省留住了这些企业,并支撑他们发展壮大。如果不是武汉强留,东风集团肯定去了广州,湖北就会损失一家举足轻重的大企业。

湖北某些地方的人眼光真是短浅,只看到武汉吸收了他们支撑不起的大企业,没看到这是湖北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没有看到武汉为全省做出的贡献。这些年,武汉已经将很多一般制造业搬到了周边市县。比如纺织业,很大一部分去了汉川市,连武汉的蔡甸区都没有分到。汉川的纺织业全国闻名,这都是武汉无私赠予的。如果武汉像成都一样,将各种产业都留在市内,连县级市都舍不得给的话,武汉的GDP不可能比成都更低。

再比如光纤制造业,长飞集团的好些厂区都搬离了武汉,到了潜江和汉川等小城市。10月27日,长飞光纤潜江有限公司五期项目在潜江市王场镇开工。据了解,长飞潜江公司首期于年3月投产,4年多时间,该公司经历4次扩产,一跃而成全球单体最大的光纤预制棒生产基地。

年4月,武汉三环内最后一家化工企业——武汉有机实业正式停产搬迁,至此,武汉99家化工厂均搬离了武汉老工业区。尽管武汉有机实业仍留在武汉,有些企业却去了别的城市。

在武汉城市圈推进过程中,城市圈9个城市将探索总部经济、共建园区、飞地经济、联合招商等合作模式,有序转移一般制造业,构建研发在武汉、制造在城市圈,头部在武汉、链条在城市圈,融资在武汉、投资在城市圈,主链在武汉、配套在城市圈的产业布局,加快形成符合自身定位特点的现代产业体系。

因此,说武汉阻碍了湖北省其他城市的发展,简直就是闭着眼睛说瞎话。如果武汉像深圳一样,不需要担负起带领全省发展的重任,发展速度要比现在快得多。就如某些网友说的,如果武汉只一心一意发展自己,对标的对象应该是上海,还轮不到成都来说三道四。当然,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如果。武汉为国家做贡献,为全省做贡献,这也是使命所在,没什么值得抱怨的。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武汉将带领城市圈的小兄弟一同进步,将武汉城市圈打造成为中部崛起的最强引擎。(年11月16日于武汉地铁三号线)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果武汉没国企,如果湖北没二汽武汉实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