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如果要扩容的话,最想要的是哪里?就目前来看,呼声最高的是袖珍地级市鄂州。
鄂州面积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规模。人口万出头,也是一个大县的规模。GDP也就0亿出头,还比不上湖南的长沙县、浏阳市,也是县的规模。到武汉的距离也很近,过了光谷,就到了鄂州华容区的葛店开发区。
鄂州北临长江,南据梁子湖,西边是武汉,东边是黄石,面积虽然不大,却是一块风水宝地。一个小小的地级市,竟然拥有两大经济功能区,西边的是葛店经济开发区,东边的是临空经济区。目前,武汉轨道交通11号线已经通到葛店,鄂州成了湖北第一个开通轨道交通的地级市,由此可见,葛店已经差不多完全融入武汉,只是没划给武汉而已。
临空经济区位于花湖机场周边,是鄂州市专门为花湖机场成立的经济区。花湖机场是亚洲第一个货运专用机场,拥有两条跑道,以货运为主,兼顾客运。到年,可以满足万吨的货邮吞吐量和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到年,可满足万吨的货邮吞吐量,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当然,万人次是旅客吞吐量是很难达到的,因为这个机场的客运辐射区域太小了,只能辐射鄂州、黄冈和黄石的部分区域。如果再要争,就只能跟天河机场争了,这绝对是不会被允许的。
花湖机场虽然在鄂州地面上,却是武汉和鄂州共同打造的货运枢纽,这是武汉做强客货双枢纽的重大战略。以后,天河机场以客运为主,花湖机场以货运为主,两个机场之间相互配合,为武汉打造成中部地区甚至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出力。
在最近出台的湖北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布局中,鄂州和武汉一道成为了武汉城市圈的核心,这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表述。在武汉城市圈十大示范工程中,力争打造千亿级光电子产业园的鄂州市产业园区合作示范工程赫然在列。
未来几年,武汉和鄂州的合作将进一步深入,在推进双城变同城的战略指导下,鄂州将重点推进与武汉的交通同网、产业同链、民生共享,由此可见,跨市域地铁将是未来武鄂同城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除了我刚刚提到的已经建成通车的武汉地铁11号线之外,武鄂市域铁路即鄂州机场快轨将沿着武汉地铁13号线向东展开,经过葛店南站、鄂州主城区后到达鄂州机场,全长70.7公里,设站20座。其中,葛店南站到鄂州机场段全长55公里,设站17座。据了解,这个项目总投资高达亿元。
此外,武汉地铁11号线将从葛店出发,进一步向东延伸到黄石临空经济区,这样一来,曾经的湖北第二大城市黄石就可以通上地铁了。再有,11号线也有可能从葛店南站延伸到黄冈市城区,让鄂东地盘最大的黄冈通上轨道交通。再一个,13号线也可能从未来科技城向南延伸到鄂州梧桐湖,而规划当中的30号线则可能延伸到红莲湖。
梧桐湖轨道交通起于武汉地铁13号线未来科技城站,止于梧桐湖,全长约20公里,设站13座,总投资约50亿元。
红莲湖轨道交通起于武汉轨道交通30号线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豹澥站,止于鄂州红莲湖,鄂州段长约7.6公里,投资约30亿。
从目前的资料情况来看,鄂州至少有武汉地铁11号线、机场快轨、梧桐湖线、红莲湖线以及前往黄冈市区和黄石市区的线路,一共有五六条线路。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因为长沙市目前也就五六条线路,南昌市目前才四条线路。鄂州作为一个袖珍地级市,乘着武汉城市圈大干快上的东风,能分到那么多条轨道交通线路,由此可见武汉对鄂州的态度确实与别个不同。
除了到鄂州、黄冈和黄石的轨道交通,武汉10号线将延伸到仙桃高新区,4号线将从蔡甸延伸到汉川城区,22号线将从双柳延伸到团风和黄冈,25号线将从黄陂前川延伸至红安县城。此外,武汉轨道交通还有可能延伸到孝感城区。再一个,黄石的轨道交通也将对接鄂州的花湖机场。
不说别的,光轨道交通规划这一块,就足以看出武汉城市圈新一轮建设的大气。如果武汉的轨道交通顺利进入鄂州城区、黄石城区、黄冈城区、仙桃城区、汉川城区、孝感城区以及红安县城,武汉城市圈之间的沟通联络就会密切很多,武汉城市圈就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城市圈,而不像其他一些城市圈那样松散。
再有,武汉的一般制造业将逐步向周边地区转移。比如,前几天落成的长飞汉川产业园,就是武汉向周边城市转移一般制造业的体现。
至于武汉扩容的问题,我觉得现阶段的武汉自身地盘足够,不存在需要吞并周边县市的必要。鄂州也好,汉川也好,团风也好,嘉鱼也罢,目前还是各安其事的好。武汉城市圈一旦打造成功,武汉将为成为长江中游的教育中心、经济中心、科技中心、研发中心、文化中心、金融中心、现代物流中心,成为中部崛起的领头力量。到那时候,武汉将形成以总部经济、高科技孵化、高端制造业、金融为核心的经济结构,根本就不存在扩容的必要。
成都之所以要吞并简阳市,目的就是打造第二机场,并向东发展,和重庆牵手,缔造成渝双城经济圈。成都如果不吞并简阳市,一个是GDP体量上不去,另一个就是不好向东扩张。虽然武汉的总基调是东进西扩,但自身多平方公里的地盘,足够武汉发展绝大部分业态的产业。
至于长沙扩容,盯着长沙县就可以了,连浏阳市、宁乡市的主意都不要打。至于某些人说的吞并株洲和湘潭,一举超越武汉,那都是痴心妄想。如果长沙能吞并株洲和湘潭,那鄂州、汉川、团风、嘉鱼甚至红安都有可能成为武汉的一个区。这样的无序扩张,又有多少意义呢?
因此,依托武汉城区,做大做强武汉城市圈,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并与湖南长沙、江西九江等城市共同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形成,才是一条明路。(年5月23日星期日于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