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荆楚非遗惊彩绝艳二 [复制链接]

1#

荆楚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湖北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勤劳勇敢的湖北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创造出瑰丽多彩的文明成果,形成了如今的雕花剪纸、老河口木版年画、青铜编钟制作技艺、土家织锦“西兰卡普”等优秀的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期,向大家介绍了我省20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其中10项(荆楚非遗惊彩绝艳),本期将为大家继续介绍其余10项非遗项目,分别是大布制作技艺、青铜编钟制作技艺、土家织锦“西兰卡普”、贝雕、竹编、程河柳编、陶器烧制技艺、风筝制作技艺、花灯制作技艺、剧装戏具制作技艺。

大布制作技艺红安大布传统纺织技艺是在红安县世代流传的一种手工纺织技艺。其产品又称作家机布、景庄布,有白布和花布两种,另有用类似红安大布织造技艺织成的花汗巾、花带等既作实用品又作装饰品的派生制品。红安大布传统纺织技艺核心工序共有11道:纺纱、挽纱、染纱、浆纱、倒筒、牵经、穿纵、穿扣、上机、制梭心、织布。大布稀密全由织女的手脚节奏与轻重动作协调程度决定,而其特有花色所呈现出的明快美、格律美、朴实美更是当地山乡妇女创造力与审美力的具体体现。图/纺车

因红安大布所用经线经过浆线处理,成为衣物之后经水洗,浆质被洗掉,棉纱表层绒状纤维自然放开。因此,产品柔和不皱且易吸汗透气,异常爽身。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是当地人民群众的衣着及床上用品的主要材料。生产鼎盛时期,红安大布的纺织业遍布城镇乡村,不少人把它作为以“土”(即土布)换“洋”(即洋火、洋油)的商品,今天仍受国内外人士的欢迎,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青铜编钟制作技艺

闻名世界的曾侯乙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随州现存各历史时期青铜编钟19套共多枚,以其年代较早、数量最多、体量最重、音域最广、价值最高而享誉世界,被誉为“中国编钟之乡”。

图/修整

随州的青铜编钟制作技艺始于商周之际,以家族及民间师徒方式传承延续至今,它以铜、锡、铅为材料,通过制模、制范、结壳、浇铸、修整、校音等数十道工序,制成两件以上的铜钟,编组悬挂可用于演奏。图/校音其技艺特征为独特的“一钟双音”校音技艺、科学的“合金原料”配比剂量和高超的“失蜡法”铸造工艺。制成的编钟造型精美、装饰精妙、音律精准,为古乐器“八音”之首,比欧洲十二平均律钢琴早二千多年,改写了世界音乐史。随州的青铜编钟制作技艺集工艺、音乐、礼制之大成,能再现余年前礼乐文化的辉煌。土家织锦“西兰卡普

“西兰卡普”,汉语叫“土花铺盖”或“土家铺盖”。它是以麻、棉纱为经,以多色彩的粗丝、毛绒线为纬,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手工编织而成,具有色彩艳丽、对比强烈、图案丰富、坚韧厚实、经久耐用等特点。

图/传统纹样图案“神龛龙”

土家织锦源远流长,至少可以上溯到距今0多年的古代巴人时期,来凤地处鄂西南武陵山腹地,是土家族集聚的大山区。本地习俗,土家姑娘从小随其母学习编织技艺,并把亲手编织的“西兰卡普”作为自己出嫁必备的陪嫁品之一,故土家织锦得以在民间世代传承。

图/传统纹样“桌子花”

“西兰卡普”的图案题材广泛,有植物花卉、动物形态、生活物品、文字类和吉祥类等传统图案余种。其装饰纹样和构图,多采用浪漫主义的概括、变形、夸张等手法,巧妙地将各种动和静的形体、自然纹样和几何纹样有机结合,使整个图案既有生活情趣,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西兰卡普”古艳厚重、斑斓多彩,华而不俗,素而不单,给人以明快、活泼和充满生机之感。

贝雕

湖北贝雕是以江汉平原所产淡水贝壳为主要原料制作的传统工艺品。清朝末年,当地工匠将制作螺钿家具时的多余贝花粘贴在木板上形成贝雕画,让贝雕从传统螺钿工艺中脱胎而出,成为独立的工艺品种。

图/仙桃贝雕*鹤楼

经数代发展传承,湖北贝雕融合了绘画、雕刻、镶嵌、拼贴等多种表现技法,题材包括花鸟、人物、山水、古建筑,产品包括了挂屏、座屏、圆屏、瓷盘画、装饰画、磨漆画、立体贝雕等多个形制,0余种图案花色,地域特征鲜明,其制作技艺目前主要流传于江汉平原的仙桃市和洪湖市。

竹雕

湖北竹编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它植根于生产生活之中,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我省的竹编主要分布于*冈市武穴市、恩施州宣恩县与咸丰县、潜江市、十堰市竹山县和宜昌市五峰县。

图/传承人进行浅簸箩底腔编织

竹山县因其盛产*竹、累采不绝而得名。当地人种竹、用竹的历史非常悠久,竹编技艺在当地亦称“篾活儿”,篾匠们严格遵守约定俗成的行业规范,所编产品丰富多样、坚固耐用,既有挎篮、箩筐等大件生产生活用具,也有针线篮、筷子篓、酒具篓等小件实用工艺品。

花背篓是宣恩与咸丰的竹编产品中最具地域特色的产品,当地有俗语“软手难提四两,不如背上带个背篓”。咸丰的小村花背篓由全竹制作,应用了彩蔑编花工艺,最细的蔑丝“细如麻润如丝”,造型美观、舒适耐用,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图/花瓶鱼篓

五峰竹编通过选竹、分层、煮篾、防蛀、拉丝排版、编织成品等工序,应用提花技术,通过虚实、明暗变化,使作品清秀、淡雅、栩栩如生,似绢似锦,精细效果和艺术神韵宛如丝绸质地。其成品特点是古朴、典雅、美观大方,不腐、不蛀、永不褪色。潜江竹编以本地盛产的水竹、桂竹为原材料,产品有农作用的箩、筐、连枷、筛子、簸箕,捕鱼用的鱼笼、鱼篓,装饰用的屏风、竹帘、花瓶等,在编织过程中巧妙融入极具荆楚风格的纹饰,花式多样,精巧耐用。

程河柳编

襄阳市程河镇是中国三大柳编生产基地之一,被誉为“中国柳编之乡”。明末清初,从山东、山西、河南、安徽等地躲避战乱而来的柳编师傅陆续将不同风格的柳编技艺传入程河镇,经数百年的传承发展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程河柳编。自年至今,程河镇几乎“家家种柳条,人人会柳编”。

程河柳编的传统编制技法以平编、线编、穿编为主。在传统技法基础之上,工匠们根据现代审美需求,研究发展出了拧编技法。程河柳编的技法严谨细致,编制出的作品柳条无折断、无断茬、无斑点,排布均匀,曲线流畅平滑、比例协调、美观大方、广受欢迎。

陶器烧制技艺

湖北民间的陶器烧制技艺主要分布在*冈市蕲春县、孝感市汉川市马口镇等地,其历史均可上溯至明清时期。

图/蕲春管窑传统制陶技艺

蕲春管窑制陶所用胎土系本地盛产的*、白胶泥,用此土制作的陶胎,质地细密。在刻划工艺上,吸收了民间剪纸、国画的艺术风格,通过划(画)、刻、剔等技法,利用坯底色釉下装饰,使纹样的局部与整体、纹样与底色形成对比,反衬出纹样的轮廓和形象。在题材上,主要以花鸟鱼虫为主,尤以“喜鹊闹梅”、“鲤鱼穿莲”、“鹭鸶采莲”等最具代表性。

汉川马口从公元年就开始生产陶器,马口陶器质地粗厚,红色有硬度,敲击能发出金属般铿锵声。俗称“系马陶”或曰“马口窑”;马口窑以当地特有的*粘土为原料烧制而成的陶器,有耐腐蚀、不渗漏、盛贮食物不易变味、腌制菜肴保持数年不腐烂的特点,多年来一直是四川榨菜坛的专供地。

风筝制作技艺

荆州磨鹰风筝及其制作技艺,主要源自于荆楚“磨鹰斗犀牛”民间传说。楚人崇凤,相传“磨鹰”是神鸟凤凰的化身,它常年守护着象征楚地万物生灵的“灵芝草”和人间安康,并以其大智大勇及时制服了涂炭生灵、残害百姓的妖怪“犀牛”,拯救黎民于水火。因此,“磨鹰”便成为备受楚人尊崇的吉祥神鸟,人们把“磨鹰”制作成风筝放飞于苍穹,以示崇敬。

图/磨鹰风筝

磨鹰风筝集扎、糊、绘、放等传统风筝技法之大成,造型美观、工艺精细。其制作技艺有歌诀曰:“头身高挺目闪转,喙后中空羽光鲜。软翅抖拉悬一线,暂不对称上下盘”。即鹰头、身躯部造型突出高挺,双眼部镂空并装配亮彩而能转动的“活眼”物体,以巧借风力闪转灵动;鹰喙的中后部位镂空以利“泄风”平衡,并为鹰眼部闪转提供动力;鹰的双翅采取“软翅膀”制作方法,以风助软翅飘动,强化动感效应。在风筝抖线结构上,采用一个支点、一根抖线的独特技法与结构;在抖线安装上,在鹰身中点偏左(或偏右)的区位安装抖线而呈现出暂不对称之状,从而为“磨鹰”升空后盘飞并实现平衡对称创造条件。而“磨鹰”放飞技艺则凸显“磨”字,即盘定升降,随意自如。

花灯制作技艺

潜江花灯制作技艺包含了竹编、木雕、剪纸、刺绣、绘画、烙画、塑形等多种传统手工技艺。从传统纸扎灯、宫灯,逐渐发展为形式多样的各类花灯,体现了工艺随时代发展的历程,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图/文化宫灯

潜江的花灯制作技艺发展与当地的灯会习俗传承密不可分。潜江灯会传承至今已有余年,是当地春节、元宵期间,广大民众自发参与,通过花灯赏玩赛巧、民俗游街闹春、商贸赶集等活动,以酬神祈福、庆节娱人为目的的综合性传统民俗活动。潜江的各镇、村、街都有大量的花灯扎制艺人,他们同时也是传统灯会祭祀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每年过了农历八月,他们就开始扎制各式花灯,为灯会做准备。

图/凤舞九天灯

从年至今,潜江市每年举行一次花灯会展。白天有民间艺术表演,晚上竞展花灯,燃放焰火。数万人摩肩接踵,人流如潮,蔚为壮观。灯会上展出的《*鹤楼灯》《荆楚鸟鼓灯》等精品花灯不但在中国首届艺术节上亮相,还被选送至欧洲及东南亚国家巡展。由于潜江花灯的观赏性强、互动性佳,观灯人数逐年增加,近几年来,吸引了湖北乃至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赏灯。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

剧装戏具为传统戏剧服装和用具的统称,其制作技艺融入了戏剧、绘画、刺绣等多个门类,是一项综合性艺术。湖北剧装戏具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可上溯至明代中晚期。据《中国戏曲志·湖北卷》记载,荆州地区在明代中晚期就有“戏窝子”之称,清末民初,以武汉、荆州为代表的湖北地区戏装戏具行业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其产品用料考究,制作工艺复杂、式样繁多,品种有种,加上改良品种可达多种,朱洪寿、余洪元、牡丹花(董瑶阶)、大和尚(李春森)以及梅兰芳等名家名角戏服都在武汉购置。武汉自此成为国内的主要剧装戏具生产中心与集散地之一。

图/左为大杂巾、中间凤冠、右为七星勒

湖北潜江的戏剧服饰制作技艺亦因当地民间剧团置装需要而发展成型。据《古今龙湾》记载:“早在一百五十年前,龙湾就有了汉剧,业余团有两个。上街名‘楚益社’,下街名‘复胜堂’。龙湾花鼓戏起源于清道光年间,民国时期,龙湾四乡的花鼓戏盛极一时,和汉剧并势而立。”随着民间剧团的发展壮大,产生了“衣箱”职业艺人。清朝末期,龙湾的第一代“衣箱”艺人熊再庚,从最初对已有戏剧服饰进行整理、修补,逐渐发展为制作戏服、戏帽、朝靴等,传承至今已有六代。

荆楚文化源远流长,

描绘壮丽非遗画卷,

与君同行,

感受湖北非遗艺术的独特魅力。

编辑/楚小游

图/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发/湖北文旅之声

--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