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m/一、前言
被大隋朝文武兼备的楚国公杨素看上的后辈有两个,一个是李密,杨素告诉自己的儿子杨玄感,要好好对待李密,因为李密比杨玄感强;另一个就是李靖,杨素对李靖的评价比李密更高,他曾拍着自己的椅子对李靖说:“以后你会坐我的位置。”
大业一朝,杨素在隋炀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谓位高权重,被他看中的李密,日后成了数十万瓦岗军的首领,而被他看中的李靖,则走了一条与李密完全不同的路。
公元年,唐肃宗李亨选古今历代名将为“十哲”供奉,这“十哲”是:白起、韩信、诸葛亮、张良、孙武、吴起、乐毅、田穰苴、李绩和李靖。将李靖与千古名将吴起、孙武和诸葛亮等人并列,可见李靖之能以及他在唐朝的地位。
但是,最初李靖和李唐的关系,既不同于裴寂等随唐高宗李渊晋阳起兵的元老,也不同于房玄龄等在李唐起兵途中投向唐太宗李世民的心腹。最初的李靖,是李唐的敌人。
二、李靖归唐
公元年7月,身为太原留守的李渊在晋阳起兵,他领着唐军冲破了隋将宋老生和屈突通的两道防线,10月底就到了长安城下。
想想3个多月前,从晋阳起兵时才3万人马,而今麾下聚集了20万士气高昂的大军,看着眼前高大而唾手可得的长安城,李渊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他顾不得命令部队休整,急切地挥动马鞭,20万士气高涨的唐军立时喊杀声四起,从四面奋勇扑向长安城。仅12天后,当年隋文帝杨坚大力营造的,看似铜墙铁壁般的长安城,被一名名叫雷永吉的唐军军头率先踩在脚下。
长安城被攻破。
攻进长安城之后的李渊,做的第一件事是斩杀挖他祖坟的官员。李渊的祖父李虎乃是西魏“八柱国”之一,他祖父和父亲的坟墓都在长安。李渊在晋阳起兵时,长安的两位留守官员挖了他的祖坟,还毁了他的五庙:即父、祖、曾祖、高祖、始祖之庙。
中华文化崇尚先人。祖坟不仅是对先人的崇拜,更是保佑后世的风水,因此祖坟被毁,就意味着不共戴天。李渊进入长安时,其中一位叫卫文升已死,李渊立刻将另一位叫阴世师的抓获并斩杀。
紧接着李渊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杀李靖。杀李靖,是因为李靖的行为不仅可能坏李渊的大事,更有可能让李渊被灭族。
李渊早就有了问鼎天下之心,他的心思,在6年前和隋炀帝的驸马宇文士及密谈时透露过,之后就深埋在了心里。李渊的心思埋藏之深,甚至包括他最亲近的裴寂都不知道,他的深藏不露,使得隋炀帝派出的两位监军到死都没有看出来。
可是,李靖看出来了,他不仅看出来了,而且还采取了行动。
李渊一到太原不久,身为他的部下,马邑郡丞李靖就离开了山西马邑,打算千里迢迢到江都面见隋炀帝禀报:太原留守李渊要谋反。
李渊是隋炀帝的表哥。李靖要在表弟面前告表哥,稍有闪失就很有可能祸及自身。想来,李靖一定是拿到了李渊的证据,而这样的证据必须保密而且面呈隋炀帝。于是,李靖从马邑偷跑出来,他的路线是先到长安,再从长安到江都。
可是李靖到达长安后再无法前进。天下义军蜂起,中原有李密的瓦岗军,江淮有杜伏威的义军,长江中游有自立的萧铣,去江都之路早已断绝,李靖只得被迫待在长安。
冤家路窄,李靖没有等来去江都的机会,却等来了攻破长安的李渊。当李靖被五花大绑地带到李渊面前时,李渊看着这个长得高大魁梧,被杨素视为可以取代自己的“孙武”和“吴起,冷笑一声:“斩了”。
刀斧手推着李靖就要往外走时,李靖大喊:“公(李渊)起义兵是为天下除暴乱,既然要成大事,为何因为私仇而杀壮士?”李渊一听感觉有理,李靖是名将韩擒虎的外甥,虎舅无犬甥,自称为“壮士”不为过。李渊有些犹豫,这时,一旁闪出李世民。
李世民虽然为次子,可是雄心不下李渊,此时他有意收纳英雄,便为李靖求情。李渊终于顺坡下驴,放过李靖。
于是,有孙武、吴起之才的李靖就成了李世民的幕僚。
李靖跟在李世民身边,参加了攻打王世充的战役,由于表现不错,因此得到开府之权。所谓开府,意味着李靖不再是幕僚,而是可以独当一面。
紧接着,开府后李靖就迎来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大战役,南征萧铣。
三、牛刀小试
萧铣的出身,乃是南朝梁的萧氏一脉。萧梁皇室被灭国后原本生活困苦,后来隋炀帝杨广娶了萧皇后,萧氏一门得以外戚身份重获新生。萧铣也受到了皇恩浩荡的眷顾,成为了隋朝的罗川(今汨罗)县令。
隋末天下大乱,由于萧梁皇室在荆州地区有相当的威望,因此有人鼓动萧铣恢复梁朝。萧铣便竖起梁朝旗帜,自称梁公。
萧铣竖起梁旗,顿时附者云集,5日之内麾下就聚集了数万人马。公元年4月,也就是隋炀帝死后2个月,萧铣即皇帝位,并迁都到江陵。由于隋炀帝死,李渊又在长安称唐王并加九锡,因此人人都看出隋朝的灭亡属于板上钉钉。于是,萧铣周围的隋将们纷纷投到萧铣麾下。萧铣的势力,西至三峡,南到交址(今越南),北至汉川,麾下兵马超过40万。
公元年8月,乘着唐军主力在中原和王世充相持,萧铣乘机往西拓展,向峡州即今天的宜昌地区用兵。
此时,李靖正在李世民身边和王世充作战,突然接到李渊的命令,让他到夔州(今巴东)对萧铣作战。
唐军虽然整体兵力比萧铣强大,但主力都在中原,李靖唐军并非主力,战斗力弱于萧铣。因此李靖抵达夔州后,利用夔州居于荆州上游的优势采取了守势,他没有主动向萧铣进攻。此举惹得李渊大怒,他又翻起了李靖之前要向隋炀帝告密的旧账,向峡州刺史许绍下密令,让他杀了李靖。
许绍是李渊的发小兼同学,对李渊很了解,因此接到李渊的密令有些哭笑不得,他清楚,这是李渊对李靖还存着芥蒂,可是对一位下属官员,要杀可以正大光明地杀,为什么要采取密令的方式?可见李渊自己不愿意负杀李靖的责任。许绍当然也不是傻子,他知道李靖是李世民的人,而且他更知道李靖是人才,于是又向李渊求情担保,又将李靖保了下来。
李靖率军和萧铣对峙,可是他并没有闲着。夔州地势偏僻,有不少土著,这些土著并没有完全归附唐朝,曾有一支土著军队在首领冉肇率领下主动攻打夔州唐军,居然打败了赵郡王李孝恭。李孝恭是李渊的堂侄,他的战败,说明这支冉肇率领的土著军队战斗力不可小觑。
打败赵郡王李孝恭后的冉肇越发嚣张,也越发不将唐军放在眼里,他在大营内庆功欢歌,手下士兵们喝着酒载歌载舞,没想到突然冲进了唐军。冲进大营的唐军个个身手矫捷,锐不可当,逢人就砍,而且唐军的目标很明确,就是直奔冉肇的中军帐而来。
来的是李靖率领的唐军。
冉肇的士兵们毫无准备,被冲得七零八落。冉肇本在亲兵护卫下往大营外跑,他的士兵们也跟着逃出大营,在峡江岸边的崇山峻岭中慌忙逃窜,没想到唐军早有埋伏,结果冉肇被斩首,他的手下余人被俘虏。唐军大获全胜。
这一仗让李渊相信了李靖的忠心,也看到了李靖的能力,他给李靖发了一个手诏:“以前的旧事我已经忘了,以后既往不咎,努力吧,富贵等着你。”
牛刀小试之后,有了李渊的信任,李靖没有了后顾之忧,他正式谋划对萧铣用兵。
四、南平萧铣
公元年正月,正是李世民倾大唐主力在洛阳和王世充鏖战的关键时期。在奉节的李靖向赵郡王李孝恭献上平萧铣的十大策略。李孝恭将这十大策略上报给了李渊。李渊看后非常高兴,他立刻以李孝恭为总管,以李靖为行军总管兼总管长史,因为李孝恭的军旅经验不足,因此李渊将军事指挥权委托给了李靖。
李靖向李孝恭建议,先将巴蜀地区的土著酋长子弟全部招致麾下,给予官职,对外展示唐朝团结各族,不拘一格的胸襟,实际是将这些酋长子弟做为人质。
之后,唐军在巴蜀长江上游大造舰船,训练水战。
八月,唐军准备就绪,正准备顺江而下进攻萧铣时,突然江水暴涨,水流湍急。唐军的舰船是枯水期所建,还没有经历过涨水,因此对舰船能否经历暴涨的江水,将领们心中无数,纷纷要求待水落后再进攻。
李靖向诸将郑重说道:“自古用兵,兵贵神速,此时萧铣还不知道我军的行动,而暴涨的江水更利于我们的快速行动,这正是打败萧铣的好机会。”
事实证明,萧铣果然没有防备。唐军余艘战舰浩浩荡荡进至夷陵(今宜昌),破了萧铣数万精兵,俘获战舰余艘,一直追杀萧铣军到枝江。萧铣的江州总管盖彦投降。
枝江到江陵没有城市,因此枝江的失守就意味着江陵门户洞开。萧铣完全没有想到唐军会如此突然地抵达,他的军队已经被他遣散到各地准备秋收,根本来不及收拢集结,他本人的身边只有数千人。
如此好的时机让李孝恭满心欢喜,他立刻就要发兵攻击。李靖急忙相劝:“且慢,萧铣身边虽然人少,可是各路援兵正往这里赶来,这些援兵各怀心思。我们先在南岸观望一阵,让子弹飞一会儿,这些援兵看我们没有动静就会发生分化,一部分会返回去,这样会让江陵城内的守军军心动摇,我们再乘机攻打,否则,他们会齐心死战。楚地的兵历来彪悍,战斗力不弱,真打起来,我们的伤亡会很大。”
李孝恭摇头不信,兵法兵贵神速的道理,都是争取在敌人援兵到来之前歼敌,哪里会有专门等援军到来的道理?既然你李靖不敢上,让你看我如何破敌。李孝恭让李靖守营,自己率军扑向江陵,结果被萧铣军打败。萧铣军乘胜抢起了战利品。李靖看机会到来,命令大军冲杀,大破萧铣,并一举攻占江陵外城,俘获大批停泊在江陵的舰船。
李靖命令将俘获舰船的缆绳全部剪断,将它们放入江中。将领们又不解:“这些船正是我们的战略物资,怎么放到江里,难道是要给敌人?”
李靖解释道:“我估计我们需要10余天才能攻下江陵城,如果在这个时间内敌军援军抵达,我们将会腹背受敌,将这些船只放入江中,敌人援兵就以为江陵城已经失守,他们会放弃支援江陵。”
果然如李靖所料,已经在路上的萧铣各路援兵不仅放弃了支援,反而以为萧铣已经失败,主动来唐营投降。结果在唐军围困下,江陵城内的萧铣里无粮草外无救兵,不得不开城投降。
萧铣投降后,唐军将领们对萧铣下属将领们的处理又有意见,他们认为那些和唐军作战阵亡的将领,都应该被抄家。
李靖又阻止道:“我们是王者之师,要向天下显示义师的风范。萧铣属下的阵亡将领们是各为其主,都是忠臣,而对忠臣要善待。”于是,唐军秋毫无犯,各地望风而降。
灭萧铣之战,是李靖归唐后第一次独当一面的大胜仗,他因此被封为上柱国,赐爵永康县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