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
食以土为本
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
提高粮食产能、经济效益?
高标准农田高产稳产、抗灾能力强
是夯实粮食生产基础
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
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顶梁柱
看孝感如何用三个“坚持”
完成建设高标准农田工作
1
坚持多元投入
整合项目资金
地方政府积极投入,弥补中省项目资金不足。年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共需建设资金.43万元,目前已落实.54万元。年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共需建设资金.6万元,目前已落实.9万元。
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汉川、应城、安陆等地在整合项目财政资金的同时,通过“先建后补”、“以奖代补”、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吸纳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投入社会资本3亿多元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探索资金整合模式。汉川市、云梦县实行分部门包片实施,应城市、安陆市实行分部门包标段实施,孝南区、大悟县实行子项目认领,孝昌县实行统一招标、委托代建。
2
坚持“三个统一”
提高质量标准
统一项目档案。
在建设区域范围内公告公示,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档案,明确责任人,做到图、表、册齐全,界址和权属、地类和面积、以村为单位签订的保护责任书等资料规范完备。
统一质量监管。
一是加强施工单位管理。规范招投标程序,选择具备丰富施工经验、较强实力和良好信誉的施工单位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二是强化现场质量监管。
统一“上图入库”。
项目验收合格后,县市区政府及时在建设区域范围内公告公示,设立高标准农田保护标志。做到及时“上图入库”,所有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统一录入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监管系统。
3
坚持“四个结合”
确保工作成效
一是与水利补短板相结合。以疏挖渠系,配套路、桥、涵、闸,合理布置农田防护林网,有效提高了项目区旱涝保收能力。
二是与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相结合。将村庄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不断提高建设标准,打造绿色生态、宜居宜农的优美环境。
三是与生态农业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资金整合优势,与农业经营主体共同提升基础设施水平。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带动周边特色产业发展,形成集产业发展、农事体验、生态观光等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
四是与尊重群众意愿相结合。在项目规划和建设中,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问计于民,积极采纳群众的合理化建议。
喜看稻菽千重浪,岁物丰成酿金秋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带动下
让农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这一获得感正凝聚起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来源:孝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