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简称红二军团)是土地革命时期我党领导下的一支重要武装,主要由湘鄂西地区的红四军和红六军合编发展而成,后开辟了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湖南、湖北两省西部边界地区)。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形势图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核心人物:周逸群、贺龙、段德昌、万涛
军团长:贺龙
(湖南省桑植县人,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创建者之一,曾任红二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总指挥,是“红二方面军的一面旗帜”)
贺龙(~)
政委:周逸群
(贵州省铜仁市人,毕业于黄埔二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创建者之一,曾任红二军团政治委员、中共湘鄂西特委代理书记,年5月牺牲)
周逸群(~)
红六军军长:段德昌
(湖南南县人,黄埔四期毕业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创建者之一,曾任红二军团第六军军长、红三军主力第9师师长,有“常胜将军”的美誉。年在肃反中牺牲,年被中央军委列为共和国历史上的36位军事家之一)
段德昌(~)
红三军政委:万涛
(四川省黔江县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创建者之一。曾任中共鄂西特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红三军政治委员,年在肃反中牺牲)
万涛(~)
红四军来历:
年,南昌起义失败后,周逸群、贺龙各自辗转来到上海。12月22日,受中共中央委派,在共产党员卢冬生的护送下前往湘鄂西地区组建革命武装,建立根据地。年3月上旬,周逸群、贺龙和贺锦斋等人到达桑植县洪家关,而后领导了著名的“桑植起义”,建立了工农革命军。7月,工农革命军被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全军下辖1个师和4个支队,共多人。
军长:贺龙
政治委员:恽代英(未到职)
参谋长:黄鳌
(湖南临澧人,毕业于黄埔一期。年7月,担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同年9月,在石门泥沙镇战斗中牺牲)
黄鳌(~)
一师师长:贺锦斋
(湖南桑植人,贺龙元帅的堂弟,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第一师师长。年7月,担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一师师长,同年9月,在石门泥沙镇战斗牺牲)
党代表:张一鸣
(湖南慈利县人,曾任红二军第四师第十团团长。年9月,在进攻沙市的战斗中牺牲)
四个支队支队长分别为:文南浦、贺桂如、贺佩卿、刘玉阶
贺锦斋(~)
红六军来历:
年,桑植起义失败后,周逸群前往石首,重建中共鄂西特委,任书记,并在洪湖、白露湖和华容东山一带组织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年春,他把江陵、监利等县游击武装整编成鄂西游击大队,后于8月扩编为鄂西游击总队。同年12月中旬,鄂西特委在中共中央的指示下,将鄂西游击总队升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一师(亦称中央独立师),师长段德昌。年2月5日,独立第一师第一、二两个纵队在监利县汪家桥会师,正式编为中国红军第六军,全军下辖3个纵队,总兵力约余人。
军长:孙德清(孙因病离职由旷继勋继任)
(安徽寿县人,黄埔一期生,曾参加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年2月起,历任红六军军长、红二军军长、红三军参谋长。年5月在肃反中牺牲)
政委:周逸群
副军长:段德昌
参谋长:许光达(4月升任)
孙德清(~)
全军下辖3个纵队,其中第1纵队下辖4个支队,第2纵队下辖3个支队,第3纵队尚未组建完毕,未编入红六军
第1纵队:
司令员:段德昌(兼任)
政委:王鹤
参谋长:王一鸣
第2纵队:
司令员:段玉林
(湖北监利县人,曾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学习。年2月后,担任红六军第2纵队司令员、红三军第8师师长。年8月在肃反中牺牲,年仅32岁)
政委:周容光,后(许光达)
5月,红六军进行改编,恢复师团编制,下辖第十六师与第十七师
军长:旷继勋
(贵州思南县人,曾任川军旅长,后领导蓬溪起义。年2月后,历任洪湖红六军军长、鄂豫皖红四军军长、红二十五军军长。年6月在通江县洪口场被张国焘秘密杀害)
副军长:段德昌
政委:周逸群
参谋长:许光达
旷继勋(~)
第十六师(下辖第46、47、48团)
师长:王一鸣
(湖北枣阳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三期。曾任红六军第一纵队参谋长、第十六师师长、红三军第八师师长,年10月在肃反中牺牲)
政委:王鹤
(湖南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生。曾任红六军第一纵队政委、第十六师政委、红三军第八师政委。年在肃反中牺牲)
第46团团长:李子奇
第47团团长:贾鸣中;政委:邱宏锡
第48团团长:桂伦;政委:谭抗
第十七师,(下辖第49、50、51团)
师长:许光达
(湖南省长沙县东乡萝卜冲人,黄埔五期毕业生,共和国十大开国大将之一,年去世)
政委:李剑如
(上海人,曾任红六军第十七师政委、政治部主任、红七师政委,年在肃反中牺牲)
第49团团长:刘仁载;政委:戴文彬
第50团团长:张海清
第51团团长:陈华山;政委:段德福
许光达(~)
红二军团成立
年7月4日,红六军与红四军(7月7日改称红二军)在湖北公安县会师,两军合编成红二军团。下辖红二军、红六军两个军,共有一万余人。
军团总指挥:贺龙
政委:周逸群,后(邓中夏)
参谋长:孙德清,后(汤慕禹)
(汤慕禹,四川巴县木洞双河乡人,黄埔四期毕业生,曾被派赴苏联入高级步兵学校学习。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参谋长、红六军军长,年10月在湖北荆门半边街战斗中牺牲)
汤慕禹(~)
政治部主任:柳直荀
(湖南省长沙县人,曾任红二军团政治部主任、红六军政委、红三军政治部主任。年9月在肃反中牺牲)
柳直荀(~)
红二军(下辖第四师)
军长:贺龙(兼任),后(孙德清)
政委:朱勉之
(湖北武昌人,曾任红二军团第二军政治委员、湘鄂西军事委员会保卫局局长、红三军第七师政委,年夏在肃反中牺牲)
第四师师长:王炳南
(湖南省桑植县人,早年在贺龙部当兵。曾任二军第四师师长、洪湖独立师师长、红三军第九师参谋长,年6月在肃反中牺牲)
第四师政委:陈协平
(湖南桃源人,曾入广州中央政治讲习所学习。年7月后,历任红二军团第二军第四师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红三军教导1师政治委员。年秋在肃反中牺牲)
第四师参谋长:向鲁清
(湖南石门子人,历任红二军第四师参谋长、红三军第八师第二十二团团长。年冬在战斗中牺牲)
朱勉之(~)王炳南(~)
第四师下辖第10、11、12、警卫团4个团
第10团团长:张一鸣;政委:吴凤卿
第11团团长:覃苏;政委:汪毅夫
第12团团长:吴虎臣;政委:张海涛
警卫团团长:贺佩卿;政委:吴协仲
红六军(下辖第十六师和十七师)
军长:旷继勋,后(段德昌)
政委:段德昌,后(柳直荀)
第十六师(红六军第一纵队改编)
师长:王一鸣
政委:王鹤
第十六师下辖第46、47、48团3个团
第46团团长:李骑
第47团团长:贾鸣钟;政委:邱鸿禧
第48团团长:桂伦;政委:谭抗
第十七师(红六军第二纵队改编)
师长:许光达
政委:李剑如
第十七师下辖第49、50、51团
第49团团长:刘仁载:;政委:戴文斌
第50团团长:张海清
第51团团长:陈华山;政委:段德福
年10月中旬,红二军团奉命南渡长江,在湖南、湖北两省边界地区对国民党军发起连续作战行动,配合红一、三军团攻打长沙(主力于年9月全部返回洪湖)。段德昌与贺龙提出回师洪湖,巩固新苏区、停止南征的主张,被中央代表兼红二军团政委邓中夏否决。不久,段德昌被撤销红六军军长的职务(由汤慕禹接任),调任湘鄂西联县政府赤色警卫队总队长。段德昌很快同湘鄂西特委书记周逸群取得联系,他们把先后回到洪湖苏区的近千名红军战士集中起来,组建了新红六军,由段德昌任军长,周逸群任政委。新红六军在段德昌、周逸群的领导下,在洪湖苏区积极开展游击战争,相继粉碎国民党军的两次围剿,不仅恢复了洪湖苏区,自身也发展到余人。
年初,枝柘坪会议后,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红二军团缩编为红三军,红二、六军番号撤销。3月15日,中央代表夏曦抵达湘鄂西苏区接替邓中夏的职务,任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此时的红三军编制如下:
分局书记:夏曦
(湖南益阳人,曾任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红三军政委、红六军团政治部主任,在湘鄂西苏区主持的肃反中犯下了严重的错误。年2月28日,在贵州毕节溺水牺牲)
夏曦(~)
军长:贺龙
政委:邓中夏
参谋长:孙德清,后(唐赤英)
(唐赤英,四川重庆人,黄埔三期毕业生,曾被派往苏联高级步兵学校学习。历任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二分校校长、红三军参谋长,年年初在肃反中牺牲)
唐赤英(~)
政治部主任:柳直荀
全军约人,下辖5个师和7个团
第七师师长:孙德清(兼任);政委:朱勉之;后(彭之玉);参谋长:周容光
第八师师长:王一鸣,后(覃苏);政委:王鹤
第九师师长:段德昌;政委:陈培萌;参谋长:张应南;政治部主任:刘鸣先
教导第一师师长:王炳南;政委:陈协平
教导第二师师长:黄大鹏;政委:涂美中
另下辖7个团:警卫第一团、警卫第二团、警卫第三团、湘鄠西警卫团、汉川独立团、荆当独立团、军直教导团
年9月28日,红三军与红九师在刘猴集会师,由湘鄂西军委委员万涛接替邓中夏出任红三军政治委员(后彭之玉,夏曦)。此时,红三军有第七师、第八师、第九师,共八个团。不久夏曦宣布将三个师缩编为三个团,并新编成五个独立团:留守湘鄂边的教导师改编为独立第一团,独立第二师改编为独立第二团,红三军教导团和游击队改编为独立第三团,襄、枣、宜第九军第二十五师改编为独立第四团,汉川独立团改编为独立第五团。
年初,红三军整编为第七师、第九师和一个教导团。
军长:贺龙
政委:关向应
(辽宁省大连市人,曾任红三军政治委员、红二方面军副政治委员,年7月21日病逝于延安)
关向应(~)
第七师
师长:汤福林,后(叶光吉,卢冬生)
(“骡马师长”叶光吉,湖北宜都叶家湾人。曾任红二军团经理部政委、红三军第七师师长,年在肃反中牺牲)
政委:盛联均
(湖北公安人,曾任红三军第九师第25团政委、红三军第七师政委,年在肃反中牺牲)
叶光吉(~)
第九师
师长:段德昌,后(汤福林)
政委:宋盘铭
(河南省郾城县人,“28个半”之一,曾任红三军第七师政委、第九师政委,年在肃反中牺牲)
教导团(由独立一师一部编成)
团长:卢冬生
(湖南湘潭县人,红二军团仅剩的4个党员之一。曾任红三军教导团团长、第7师师长、红二军团第四师师长,年12月14日因在哈尔滨制止苏联红军抢劫而被苏军士兵杀害)
政委:关向应(兼任)
卢冬生(~)
年10月24日,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在贵州印水会师。
军团长:贺龙
政委:任弼时
(湖南湘阴人,曾任红六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红二军团政委、红二方面军政委。年10月27日病逝于北京)
任弼时(~)
副政委:关向应
参谋长:李达
(陕西省眉县人,共和国开国上将之一)
李达(~)
政治部主任:张子意
(湖南省醴陵市石亭塘山口人,曾任红八军政治部主任、红六军团政治主任、红二军团政治部主任,年5月31日逝世)
第四师
师长:卢冬生
政委:方理明
(湖南平江人,曾任红十八师政治部主任、红二军团第四师政委,年春在甘肃西部战斗中牺牲。)
第六师
师长:钟炳然
(湖南桑植人,曾任湘鄂西红四军参谋处长、红三军第九师师长、红二军团第六师师长)
政委:袁任远
年7月2日,按照中央指令,红二军团与红六军团和红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红二军团改称第二军,红二军团番号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