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石宗佑故乡的路 [复制链接]

1#
治癜风好方法         http://pf.39.net/bdfyy/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石宗佑,天门市胡市镇人,年毕业于湖北林校,分配潜江县林业局工作。现居武汉。爱家乡,想写点关于家乡的人和事。

故乡的路

鲁迅先生在《故乡》一文中写道:“世上本无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虽然我们还不能完全理解鲁迅先生这段话的深刻含义,但从直观上讲,我的家乡天门胡市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就真的是此情景。

我是年上小学的,小学就在汪刘大队的大队部,离家不过1公里左右,可上学的路真的没有一条通直而宽阔的公路,总是绕着田边、沟边、塘边、村边弯弯曲曲地走到学校。这条路真的是因为走的人多了,便成了村里人到大队部办事的主要通道。晴天还好,遇到雨天,路上全是泥和水,一不小心就会摔跤,甚至扑通一声倒在稻田里或小沟里。最痛快的是在田地里种旱作物的时候,可以直接在田里走,还可以在田里跑,这叫走捷径,老师和家长是决不允许的。村民们到大队部办事也是走这条小路,特别是到大队部去夹米,挑着一担多斤的谷子去又挑着米和糠回家,走得很吃力。这条路是一条不成型的乡间小道,是一条艰难而曲折的路。

年,我到公议中小学上学了,还是没有一条通直而宽阔的公路,从村里到学校大约三里多路,上学途中,必须经过曾家湾,可曾家湾有两家养狗的,并且那狗还挺凶,每天上学必须经过四趟,我害怕极了,从不敢一人单独走,狗的叫声成了我的一块心病。这条路是一条伤心的路,痛苦的路。记得有一次,在上学时,下着瓢泼大雨,我们石家湾的孩子们为了不走泥淋路,便顺着社堰的河堤走,因为堤上草多,不粘脚,当我们行至曾家湾段面,顿时电闪雷鸣,那雷声让人恐惧,尤其是那象金钩一样的闪电好象要穿入我们的心脏,到了学校,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差点就发生了雷击事件。

那时候,我们偶尔也结伴而行,到胡市上街去,看到胡市就觉得很不错了,真是地道的乡巴佬,从村里到胡市也没有一条通直而宽阔的公路,我们石家湾距离胡市不到3公里,途中要经过曾家湾、公议场,还要经过李家坟墓,每每经过坟地时,心中总是不寒而栗。这条路是村民们赶集的主要通道,无论是买商品,还是卖农产品,全都是手提肩挑。

那时候,我经常到我外婆家去玩,我外婆家和我们是一个公社的,名叫八李家湾,距我家也不足3公里,可还是没有一条通直而宽阔的公路,途中经过的湾子更多些,经常记错路,好长时间都走不到。

小时候,我得了一次肺炎,要到汉川的垌冢去看,可还是没有一条通直而宽阔的公路,途中还要在龙骨湖过渡,很不方便。

那时候,我到过的最大地方就是皂市了,我们家离皂市大约有8公里,可我们全都是走小路去的,有时还坐船去。那条小路更复杂、更曲折,只要隔段时间不走就会忘记路。这里有个笑话,就是年,我林校毕业,和卢市的两位同学一起从皂市下车,然后走小路回家,他们让我带路,说我对路比较熟,结果走了好长时间,连我自己的家都找不到了。这成了我们之间多年的回忆。

当我来到皂市,看到老汉宜公路,高而宽阔,平坦而坚实,路上还露出黑色的油,感觉到了另一个世界,原来还有这么好的路啊!这是我第一次见过的真正的大公路。听老人们讲:这条路是在解放前德国人修的,原本准备修铁路,所以路基特别高,村里还有不少祖辈来修过此路,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

在我的记忆中,真正修建乡村公路是从粉碎“四人帮”后开始的。胡市通往皂市的公路可能要早一些,也算是比较长、比较宽、此较好的,全长大约10公里,路面为砖渣,我们读初中时还专门捡砖渣支援胡皂公路建设,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胡市通了到天门的客车。在此之前,人们出远门,都是到皂市车站去乘客车。

年高考,我就是从家里走到胡市,然后走胡皂公路到皂市参加高考的,那时看到路边的里程碑,感觉很新鲜。

那时候,在胡市境内,我最熟悉的乡村公路有两条:一条是胡市通往我们汪刘大队的,途经宋家大湾、宋家小湾、公议场,全长大约3公里左右;一条是胡市通往陈集大队后到达皂市河堤,全长大约4公里左右。可这两条路并不宽,且很长时间都是土路基。

那时修建乡村公路,主要是为了适应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人力板车、畜力车、手扶拖拉机日益增多,后来自行车也得到了普及,这些公路排上了用场,但路况普遍不好,骑自行车的人往往是骑一段、扛一段,路边的小树苗可遭殃了,他们时常用树枝去挫自行车车轮上的泥巴,其它车辆被陷的情形也时有发生。

有两件事我还清楚的记得:一是年,单位上给我分了一辆自行车,又分了20斤花生,国庆节放假,我产生了骑自行车回家给父母送花生的念头,于是,一天早上八点钟,我骑着自行车带着20斤花生从潜江出发了,中午在天门吃了餐便饭,稍加休整后便往家赶,下午四点半钟,我到了村头,但那时乡村公路还没有通到家门口,我还得走小路,不到1OO米的小路,由于我的车技不高,一不留神,人仰马翻,倒在了水田中,干花生变成了湿花生,村里人都笑话我。二是年回家过春节,单位上专门安排一辆吉普车送我们一家人,可行至村头,车子陷下去了,怎么也爬不上来,后来还是乡亲们帮忙才算完事。

真正的大规模的乡村公路建设还是新世纪初开始的,尤其是村村通工程的实施,打通了到百姓家门口的最后一公里,不仅大幅度增加了乡村公路里程,而且大幅度提升了乡村公路的质量,原来的土路、砖渣路、碎石路全都变成了水泥路通。乡亲们出行更为便捷,摩托车、电动车、三轮车、小货车、小汽车成为了乡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如今的胡市,交通十分发达,道路四通八达、出行十分便捷,到垌冢上汉洪高速只需几分钟,到省城武汉大约1小时,到皂市西上武荆高速,只需一刻钟,还可在天门北乘火车出往外地,特别是汉北河大桥建成通车,大大缩短了胡市到天门市区的距离,与原来相比,节约了近一半的时间,半小时即可到达市区。

路的兴建与快速发展,是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健康快递发展的重要条件和重要标志,它大大加速了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增强了一个地方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以及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对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故乡的路美中不足的是:农户住房大都依路而建,而且离公路太近,不利于将来扩建,并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再者公路绿化太不尽人意了,一望无树令人不爽,还是栽一些乡土树好。

天门文艺投稿邮箱:

QQ.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