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上阵喷洒农药,农技专家奔赴田间地头,劳作人员戴好口罩监测体温后下田……战“疫”不误农事,春耕不违农时。为及时耕播种养,减轻疫情对农业生产挫伤,汉川市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恢复春耕,保春季农业生产。
“我们已经把‘飞机’请过来了,
正在田间打药……”
这几日,在汉川市分水镇
华严寺村千亩小麦基地,
植保无人机在绿油油的麦田上空
来回穿梭、喷洒施药,
该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熊运发
跟村民罗为林打电话,
让他安心“宅”在家里。
罗为林是华严寺村村民,他办了个专业合作社,天气转暖,合作社亩小麦进入返青阶段,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控尤为关键,镇农业服务中心及时与上级部门、植保飞防公司联系,针对小麦锈病用无人机喷洒三唑酮等农药进行防治。
“无人机飞防洒药的效率是人工的60倍,1小时能作业50-60亩农田。”湖北翼智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李威在麦田边手握遥控器说。
分水镇将23个村(社区)疫情风险划分为高风险片区(红色级别)、中风险片区(黄色级别)、低风险片区(绿色级别)3个等级,实行动态管理,安全有序推进疫情防控期间春季农业生产。
“要整好沟廂,施足底肥,在3月上旬及时移栽定苗。”在汉川市西江乡北河村源鑫甜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户们正在翻耕泥土、移栽甜玉米定苗,该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胡望清,正现场指导农户如何做好早春甜玉米苗期管理。
北河村源鑫甜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现有甜玉米种植面积亩,目前正有序恢复生产。该村的50多名村民,在乡、村干部的监督下,有序开展甜玉米移栽工作。
为稳步推进疫情防控期间春季农业生产,汉川市农业农村局制定了恢复春耕生产试点方案,西江乡为试点乡镇。
为保障春耕生产人员安全,该市制定了相关措施:人员出行以户为单位列队,每人之间保持安全距离,有序往返作业田块;参与劳作人员戴好口罩等防护工具、进行体温监测后下田;田头安排引导人员指挥调度监督,劳作时严禁闲谈、逗留等与作业无关事项。
目前,西江乡已完成多亩甜玉米播种及栽苖,毛豆播种也在有序进行之中。
湾潭乡群兴村种植大户杨茂兵共承包了多亩地,早在年前他已将苗育好,这一周内,他要把所有的玉米苗栽到田里。
“请了15个工人,每天元的工钱。以前是包吃喝的,因为疫情原因,现在要求他们回自家吃饭,我们补贴了20元。”除了工钱,杨茂兵每天会对所有工人测量体温,让他们戴口罩分区分块作业,避免人员聚集扎堆。
通过前期充分了解收集村民农资需求,湾潭乡统一调配种子、农药、化肥、薄膜、饲料等农资。
“组织村内疫情防控宣传员到田间巡逻,避免他们出现聚集扎堆、不佩戴口罩等现象,切实做好田间防控。”湾潭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陈卫军介绍。
来源:楚天都市报
记者:陈咏
通讯员:张水明谢大为黄杰许鸿雪邱甜
编辑:黄琳